在这里,普通人是真正的主角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1 08:00 3

摘要:夜幕降临,大多数人放学或下班回家的时候,一群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人,却走进了北京小八道湾胡同里的鼓楼西剧场,在面向大众开放的鼓楼西文艺沙龙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中,学习艺术、体验表演,甚至成为素人剧团的演员,走上真正的舞台,演出自己的作品……这是新大众文艺

本报记者 王润

鼓楼西文艺沙龙艺术工作坊,参与者跟随艺术家进行练习。 蔡园摄

夜幕降临,大多数人放学或下班回家的时候,一群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人,却走进了北京小八道湾胡同里的鼓楼西剧场,在面向大众开放的鼓楼西文艺沙龙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中,学习艺术、体验表演,甚至成为素人剧团的演员,走上真正的舞台,演出自己的作品……这是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激励更多人永葆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点亮平凡日子里的不凡梦想。

2024年3月5日,面向大众开放的鼓楼西文艺沙龙在“惊蛰”日正式启动,这也是鼓楼西戏剧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的全新创举。从做好一个专业的民营小剧场,推出更多好的作品,到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参与戏剧艺术,这个念头在鼓楼西创始人李羊朵心中越来越明晰:“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兼具精神充电、内在成长与生活赋能的文艺园地,供大家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拓展,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

和李羊朵有着一致想法的小树,作为鼓楼西文艺沙龙主理人,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一场场活动办得风生水起,大受欢迎。短短一年时间,鼓楼西文艺沙龙已经做了94场工作坊,含38场周二即兴剧场、11场周末即兴剧场、11场公益即兴剧场,以及23场非即兴类工作坊,另有不同形式的大师分享会、主题分享会、围读会等。

已经参加了三次迈克尔·契诃夫大师工作坊的沙龙成员杜杜把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他说这是他迄今遇到的“最健康”的表演技术:“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创造性的想象’,打开五感,拥抱世界,让想象力驰骋,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经常来参加活动的大楠和晴恩最期待的则是每周二晚上的即兴戏剧工作坊:“即兴戏剧不仅课程有趣,好玩,充满想象力,而且一群陌生人从素不相识到在各种游戏训练中产生各种思想碰撞,特别开心!”

“因为有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文艺沙龙,剧场更像家了。”从甘肃到北京工作的00后程序员小程,在鼓楼西文艺沙龙不仅重拾大学戏剧社的旧梦,也找到了归属感,“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北京丰富的文化氛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可能性。”80后科研人员丁丁,平时工作需要严谨理性,压力很大,而每次来到鼓楼西文艺沙龙,都让她的身心得到充分释放。丁丁说,参加戏剧活动,不仅教会她“打开五感”去感悟周围,调节自我,也让她获得了更多能量去面对工作中的种种挑战。

“没想到年轻时的演员梦,退休之后竟然实现了!”60多岁的退休人员周映红是鼓楼西文艺沙龙的常客,“我看中鼓楼西戏剧活动的专业性和参与性,能够提高我的审美,满足我的精神需求。”原本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周映红,在一次剧本围读活动中,发现有个“白发苍苍却风韵犹存”的女性角色无人认领,她鼓起勇气毛遂自荐,得到了导演的指点和认可。从此她的胆子更大了,看到演员面试就会主动联系,如今已经参演了两部电影。

“在这里,普通人才是真正的主角。”小树介绍,相比其他活动,戏剧提供了一种更加包容的场域与方法,融身心训练、观察模仿、感受行动、想象创造、团队协作、歌舞叙事、念白对话、悲喜体验等为一体,“大家可以放下自己在生活和职场中扮演的角色,而首先成为自己,然后静下心来感受,表达,聆听,交流,协作,想象,共创,彼此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这样的体验带给人心灵启发和身心疗愈是无可比拟的。”

随着文艺沙龙越办越好,学员越来越多,大家创作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鼓楼西剧场宣布正式成立鼓楼西素人剧团,这不仅是鼓楼西文艺沙龙的重要里程碑,也成为新大众文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对于正在为素人剧团演员们登台演出积极筹备的李羊朵和小树来说,内心的愿景不仅是让素人演员们登上鼓楼西剧场的舞台,还希望他们可以不断参与到各类项目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记者手记

群众正成为文艺创作者和传播者

鼓楼西文艺沙龙的兴起只是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素人群体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我表达的需求,同时也展现了文艺在新时代的全新面貌。从欣赏到参与,从专业到大众,文艺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打破,普通群众正成为文艺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专业院团和社会机构也都全力为新大众文艺活动提供各种学习平台和参与机会。北京人艺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展演,中国国家话剧院每年也都会举办面向广大戏剧爱好者的戏剧表演班,无论是古稀老者,还是少年儿童,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演员们都有机会走上舞台,展示自我。各种艺术机构举办的戏剧活动中,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受邀而来,与戏剧爱好者们分享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同时,立足传统艺术的戏剧工坊,也让人们懂得,想要飞得更远,首先要扎根民族文化的土壤。

正如文化学者李敬泽所言:“新大众文艺的根本之‘新’,就是人民大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进而改变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文艺形态。”每个人为了艺术梦想的追寻,都在书写着这个时代的文艺基因。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