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揭秘:问界M8的8万订单是从哪来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1 08:00 2

摘要:无论上市结果如何,先都给出一个“24小时订单破万”的标题党,然而问界M9随后一年以平均每月1.5万台的销量证明了自己的订单真实性,才让市场逐渐认清了问界的实力。

在去年问界M9上市之初,72小时订单破2万就已经成为了市场焦点,随后不少车企,尤其是新势力车企都想模仿M9的“营销”方式。

无论上市结果如何,先都给出一个“24小时订单破万”的标题党,然而问界M9随后一年以平均每月1.5万台的销量证明了自己的订单真实性,才让市场逐渐认清了问界的实力。

只是没想到,问界M9仅仅是一道开胃菜,在2025年3月初开启预售的问界M8,还没上市,仅仅用三周时间就已经累计得到了8万个订单,再次刷新了市场的认知,那么问界M8到底是因为什么火爆的呢?

因此不少媒体认为,这是问界M8的精准卡位的成果。要知道问界M9作为一款46万-56万区间的大型SUV,主导的是商务市场。与其他新能源中大型SUV的“奶爸车”定位形成了天然区隔,因此即使价格更贵,也比那些便宜10万左右的同级别车卖的好。

而问界M8到目前为止,在还没有曝光内饰细节的前提下,就被市场认可,完全是因为它在预售发布会所透露的“采用了问界M9相同的车身和核心技术”,让更多人对这款车充满信心。要知道问界M9的成功,依靠的就是顶格的安全车身和扎实的做工,才让不少商界大佬青睐。

2025年3月20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公布了2024年第二批被测车型的测试结果。在5款主流新能源车型中,只有问界M9获得了四项满分的成绩,包括乘员保护、行人保护、辅助安全和车辆维修经济性四大核心项目,全部斩获“G”和“G+”评级。

在现场播放的碰撞实验视频中,问界M9的车身在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中表现出色,结构稳定,能量吸收路径清晰,车内假人受伤值低至优秀等级,尤其是在侧碰测试中,车门几乎没有入侵,车顶玻璃完好无损,获得现场媒体一致好评。C-IASI专家也指出,问界M9是“测试以来结构稳定性最强、车内乘员保护最均衡的新能源车型之一”。

众所周知,问界除了华为加持以外,更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最安全的新能源车称号,甚至在问界M9上市之前做了卡车夹击的碰撞试验,证明了自身的安全级别。而这个结果也直接让问界的“玄武”车体架构被人熟知。

这套架构采用八横五纵的高强度骨架与三重能量传递路径,在撞击发生时有效分散冲击力,保障乘员舱结构不变形。B柱采用2000MPa超高强钢门槛,车门配备8根防撞梁,车顶则通过三根1500MPa热成型钢横梁增强结构强度。这一设计不仅在碰撞中有效保护乘员,也让保险公司看到了它在维修经济性上的优势——因为变形小,修得起。

当然,这套理论数据也很快被其他新能源车学到了,因此在问界M9上市之后,不少新能源车都报出了自家的高强度钢的百分比,以及车身的扭转强度。

数据是可以随口喊的,反正用户很难在使用中验证,但随着不少新能源车用户发现,自己的车险保费逐年增加后才知道,一台车的安全验证方法,保险公司已经用保费评判出来了。

根据太平洋车险发布的数据,新能源车险的车均保费高达4020元,而传统燃油车的商业险车均保费仅为2355元,两者之间相差近1.7倍。更值得警惕的是,新能源车的有效报案率达到了35.1%(其中家用车31.4%,营业客车更是高达55.5%),而车险整体的有效报案率仅为20.1%,也就是说,新能源车出险的可能性是燃油车的1.75倍。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平均赔付金额达到7201元,比燃油车高出约600元。保险公司在定价上的差异,反映的不是情绪,而是对车辆安全性和维修成本的真实评估。

你可以怀疑问界M9的碰撞成绩,但你无法怀疑保险公司给问界M9评估保费的诚意。毕竟,价值50万的问界M9,如果车身不够安全或维修配件昂贵,保险公司也会逐年增加M9的保费,但事实正好相反,问界M9是为数不多保费逐年下降的新能源车,甚至第二年保费仅与20多万的新能源车相当。

另外,部分来源显示问界M9一年保值率高达86.5%,位居纯电车保值率榜首。而在实际交易中,一款行驶1万公里的二手问界M9,残值可达新车指导价的95%左右。

而大多数新能源车在二手车市场接收价很低,某租电车型半年准新车收购价就从新车的14.98万降至10.5万,说明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二手品质存疑。但从问界M9的二手车残值率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它的二手车品质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

这也让人相信问界的造车能力,绝不是依靠口号或者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的“豪华智能”+“坚固耐用”。而问界M8虽然还没有公布内饰和具体配置,仅仅公布了采用问界M9同款车身,就立刻让人明白了这款车的核心价值。无论是使用安全性还是使用成本,都比同级别其它SUV有优势,产品未上市先火爆也就不难理解了。

来源:白希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