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上的蔚小理与“来的刚刚好”的雷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1 08:43 2

摘要:这就是2025百人会上的蔚小理,努力的李斌、宣扬飞行汽车的何小鹏与大讲开源的李想。那么小米汽车的模式是什么呢?站在蔚小理的肩上,并戏剧性地诠释了那句俗语: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就是2025百人会上的蔚小理,努力的李斌、宣扬飞行汽车的何小鹏与大讲开源的李想。那么小米汽车的模式是什么呢?站在蔚小理的肩上,并戏剧性地诠释了那句俗语: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阳春三月,刚刚走过十周年庆的蔚来、小鹏和即将迎来创立十周年的理想汽车相继发布了2024年报。

三份年报掀起了一场数字风暴,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外界对三家公司的模式之争、优劣之评。

3月29日,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来到第二天,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何小鹏、李斌与李想拍了三人造车以来在网间被病毒式传播的第三张合影(见主题图)。

不过,严格意义上,这是第四张。

第三张是几乎整整一年前的3月28日的北京亦庄会展中心,他们以雷军好朋友的身份参加了小米SU7的发布会,见证了一个营销奇迹的开始。

在这一年间,雷军和小米在汽车市场成了一种现象。

雷军在首次参加的电动汽车百人会演讲台上说:

「现在一年过去了,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交付了20万辆,算是在行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当然更大的奇迹是,雷军已然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Super Star。

在2024年夏季深圳举办的未来出行者大会上,一位米粉面对难得的提问机会,请求雷军为自己的侄子指导高考报考志愿。

在3月29日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参观展车环节,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小米SU7 Ultra面前感慨:

「这是仅靠一场发布会就完成全年销量的车型。」

一个月前,小米汽车发布了SU7系列的顶配版SU7 Ultra,定价52.99万,雷军说:

「让我极为震撼的是,三天不到的时间,就销售了1万辆,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可能大家觉得这1万辆任务定得太低了,我查了一下,去年50万以上的豪华轿车全年销售12.1万辆。总之,我是挺激动的,超豪华市场对小米打开了大门。」

不过,这并不是雷军最凡尔赛的时刻,他在总结小米SU7交付一年来的感悟时说:

「当我们开始做车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你们造车晚了,今天看来可能是刚刚好。正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等我们造车的时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户消费习惯也成熟了,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也非常成熟了。我今天一想,可能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来的刚刚好」背后是蔚小理的十年摸索。

蔚来给中国汽车市场带用了用户企业、换电模式和全栈自研探索。

何小鹏以AI之名,在智驾领域投入最早、最深,并成为首家技术反向输出的新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开创的增程动力模式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类,并以专注造车,全系标配的方式简化了购车者的购车选择。

但是这三种模式,蔚小理甘苦自知,三位创始人正走上不同的赛道。

那份年报如一张打着分数的鲜红成绩单,给蔚小理排了一个座次。

在雷军伴随着如潮的掌声首次登上百会人讲台之前,李斌刚刚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这位造车已经十年的汽车老人说:

「蔚来在管理、经营方面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交了很多学费,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很多钱,我自己在这方面也要继续成长,我们整个团队也要继续成长,但在研发方面、技术创新方面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面对财报发布后外界对蔚来经营状况的担忧,李斌回应说:

「很多人问我们的钱花在哪儿了?打造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充换电网络一直是我们的目标,这两天对我们特别有意义,昨天我们实现了浙江换电的县县通,浙江88个县级行政区,除了岱山和嵊泗两个海岛站,每个县都布了换电站。蔚来在全国已经建成了3206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972座,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

几天前,在发布2024年报之后,李斌先是参加了一场徽商大会,然后次日奔赴北京与媒体进行沟通,当被问及希望今年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时,他回答说:

「2025年最努力的人。」

3月29日, 在钓鱼台国宾馆,众多记者见证了李斌的努力。

十点半,在演讲之前,提前半天匆匆赶至媒体间与当日众多记者进行了30分钟的沟通,回应融资、芯片、操作系统是否开源等等,然后亲自为万钢、陈清泰、苗圩、欧阳明高等介绍蔚来的新一代换电储能设施和ET9,又抽空拉着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拍了一段宣传ET9的视频短片。

这是在短时间内,他第二次面对媒体,也是当日唯一一位接受媒体采访的造车新势力负责人。

「今天对蔚来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行政旗舰、技术旗舰蔚来ET9正式开启全国交付,这款车是蔚来研发时间最长的一款车,也是当下量产车里,从算力、机械性能、操作系统等各个方面来讲原创程度最高、最好的一款车。」

但媒体的关注点聚焦在为什么在蔚来股价的相对低点进行闪电配售和如何看待李想刚刚在中关村论坛上宣布对自研的整车操作系统星环OS开源。

3月27日,蔚来港股公告,计划通过闪电配售方式,发行1.1879亿股A类普通股,以每股29.46港元的价格,募集40.3亿港元。在公布的资金用途上,蔚来表示其配售所得款项将用于研发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及新产品,进一步强化其资产负债表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此次新一轮闪电配售,加上此前安徽国资和宁德时代的计划投资,蔚来(包括蔚来能源)在2025年内累计获投资金已近90亿元。

但在新一轮融资之后,李斌的股权比例将再度被稀释,已降至8%以下。

相比比亚迪、小米的高位配售,蔚来此次配售的时机并不合适,近一周来,其股价已累计下跌近30%,接近历史低位。

李斌解释说:

「此次港股配售在一天完成,超出蔚来内部预测,体现了资本市场对蔚来的认可。」

李斌继续延续着最强融资人的人设,而被他寄予厚望的ET9,严格意义上是中国智能汽车历史上一款阶段性的代表车型。

它不仅首次将线控技术量产交付,也是蔚来全栈自研技术全面落地的一个成果。

其自研的神矶芯片和独立开发的整车操作系统都实现了上车。

「我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从公司运营的角度,能省很多钱。我们在ET9上搭载的所有先进技术,都欢迎行业同行使用。芯片也不用说,大家如果想买最好的芯片可以找我们,我们具备支持能力;操作系统,我们的Sky OS不管是H、L、M、C、R,都可以对外开放的,有一些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已经基于Sky OS的L、M跟我们对接。我们对行业是开放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想正在百人会论坛上全面介绍自己的开源计划。

他说,我们开源的部分包含三部分:智能车控OS、智能驾驶OS、通信中间件及工具链。

他将智能车控称为车辆的小脑系统,智能驾驶OS称之为车辆的大脑控制系统。

整车通信中间件则相当于一辆车的神经系统,负责各个信号之间的有效传递。

对于第三方使用理想的开源系统是否有顾忌,李想说:

「无论是芯片生态,还是应用和工具的生态,以及用户账号的生态,都属于使用者,我们不会介入。」

蔚来和理想在一个新的领域开始竞争。

李想总结理想十年来能够存活下来的原因时说:

「2015年成立这家公司时,每轮融资都会面对投资人问的一个问题,理想汽车为什么作为一个新势力觉得自己以后可以脱颖而出,我当时就想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我们会比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得如何去做大型软件,我们又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更懂得怎么去造一辆车。我觉得这个也证明了过去十年我们几家新势力能够存活下来所体现出来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在蔚小理中,理想汽车一度被外界认为自研技术最少的公司,但近来颇有技术爆发之势。

其智驾表现在2024年突飞猛进,在众多场景中与华为乾坤智驾不相上下,并成为国内首批全系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的主机厂。

在刚刚结束的英伟达GTC大会上,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负责人贾鹏发布了MindVLA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

这是一套机器人大模型的新范式,它将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行为智能统一在一个模型里。MindVLA赋予模型强大的3D空间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行为生成能力,让自动驾驶能够感知、思考和适应环境。

这背后是理想随着两年连续盈利,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研发中去。

2024 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达 111 亿元,占其总营收的 7.7%,研发人员高达 5930 人。

在投入规模上正逐步接近蔚来2024年130.373亿元的研发投入。

不过对于公司未来的定位,在不久前的2024财报沟通会上,李想说,理想汽车应该做AGI时代的终端企业。

不过相比从技术维度转型为一家AI公司,他认为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运营一家AGI终端企业。

他提到,在运营方面有两个挑战:

「一个是怎么去运营AGI,像我们做的世界模型,而不是写一套IT软件就能够去运营机器人。其二是如何去管理这些硅基的机器人,这与碳基人类的管理方式也会特别不同。」

李想将机器人按用户生活场景作为分类标准,按时间演进分为三类机器人:一个是L4级别自动驾驶空间机器人,它在一个开放空间里运行;第二个是跟人合体的机器人,就是增强人类能力的机器人;第三个可能更难一些,是空间内的人形机器人。

李想强调,以上即是「理想对于整个AGI时代,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我认为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以及自身的定位。」

这意味着理想在乘用车之外,会做三类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空间机器人(不一定是现在的乘用车形态),其二,增强人类能力的机器人,其三空间机器人。

当有人问及李想此后是否不再负责汽车业务,重心会放在AI上时,李想表示:

「我仍是公司CEO,管理汽车业务相关的产品线、产品部、品牌、战略等团队,这和2024年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的确在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和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e)的负责人方面做了新的分工,但仍然有效地通过全公司的协同方式来实现战略目标。」

而当下理想汽车在智驾领域的投入和研发成果正为未来三种机器人业务做好准备。

对比蔚来与理想的十年,蔚来起步阶段即大开大合、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理想是渐进发展,以产品带动研发,不追求一时的先进与落后,但在盈利之后,研发追赶 迅速。

而近来被形容为「豹变」的何小鹏,在百人会 上说,「 我们已经到了下一个十年,造车新势力已经从最开始微型的小企业逐步走向1—2的创业期。」

对于小鹏汽车的下一个十年,何小鹏设定了三条曲线:

第一条曲线,如何把AI和汽车叠加起来形成AI汽车;

第二条曲线,如何真正从中国走向全球,今年小鹏希望进入到60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条曲线,继续探索具身智能的生态,低空飞行、机器人,汽车产业一定会衍生出来未来具身智能产业的变化。

在2025年的前两个月,小鹏汽车重回新势力交付榜和出口量首位。

这让他更轻松地在百人会上不单纯地为自己当下的汽车产品做宣伟。

「今天我跟李想讲的一样都不是纯粹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我今天讲讲飞行汽车。」

「我们相信未来10~20年,全球的飞行汽车,从销售量来看将是今天汽车规模的3%~5%,但从销售收入角度来看,大概接近20%,可能有2万亿美金的市场。」

在过去十年,何小鹏称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上累计投入超过100亿,研发1400人。

小鹏汇天的飞行器分两种,第一种是分体式飞行汽车,一种是正在研发的超过500公里的长续航的倾旋转翼飞机,只能飞,不能在马路上开。

当下,小鹏已在广州市开始建设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产能1万台的飞行汽车工厂,而且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预期在2026年量产并交付。

但鉴于低空市场政策的不确定性,何小鹏呼吁:

「国家在行业里面统筹飞行汽车,在未来类似现在无人机的升级版本,进行弹性的监督框架(建设),让低空经济在未来10年、20年重现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10年从非常小到今天大的,到未来10年变强的正向循环。」

在2024财报沟通会上,何小鹏明确了小鹏汽车的短期目标和长期展望:

「2025年的总销量相比2024年实现翻倍,四季度盈利,并且大幅度扩张在中国和全球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份额,成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AI汽车头部品牌。」

虽然营收规模在蔚小理中处于末位,但小鹏汽车在销量上已占稳脚跟,与大众的深度合作也将迎来收获期。

新造车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蔚小理正开启全新的阶段。

对于李斌、何小鹏与李想的再度同框,在媒体看来,三家公司目前发展的并不同步,蔚来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之后,内部正在细化管理,并为在2024年盈利寻找新的融资以稳定运营。

一位记者说,「这是蔚来第一次没有放开提问,每个问题都是递过来的。」

而在演讲结束之时,李斌直言:

「蔚来确实今年压力比较大,我们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运营质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而在同一时间的何小鹏和李想,相对轻松。

这就是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的蔚小理,努力的李斌、宣扬飞行汽车的何小鹏与大讲开源的李想。

那么小米汽车的模式是什么呢?

站在蔚小理的肩上,并戏剧性地诠释了那句俗语: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来源:人与财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