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玉垒乡:党建引领促振兴 丹参种植铺富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31 09:02 2

摘要:春日暖阳洒落在文县玉垒乡黄路村的广袤田野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抢抓农时,熟练地翻土、播种、培土,一片片丹参苗在田垄间整齐排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片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已化身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田”。近年来,文县玉垒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

春日暖阳洒落在文县玉垒乡黄路村的广袤田野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村民们抢抓农时,熟练地翻土、播种、培土,一片片丹参苗在田垄间整齐排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片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已化身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田”。近年来,文县玉垒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撂荒地整治,积极推动丹参等中药材种植。通过创新“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生机,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阳光大道。

党建引领 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黄路村地处白龙江畔,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具备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天然优势。然而,过去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村民多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效益有限。面对发展瓶颈,玉垒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精准施策,依托乡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调研成果,因地制宜地引导村民发展丹参种植。

在党支部的牵头组织下,村里整合了近200亩荒地和闲置土地,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企业收购、农户参与”的全链条模式。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还能在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同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的推行,使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昔日沉寂的田野,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政企联动 打造特色产业链

如何确保丹参“种得好,更要卖得好”?玉垒乡党委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破解销售瓶颈,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主动联系中药材企业,签订长期收购协议,确保丹参销售无忧。

此外,乡里还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开展专业培训,今年以来组织中药材种植与管护技术培训2次,惠及90余人。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丹参的品质,也增强了村民的发展信心,让“玉垒丹参”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我们不仅要帮助村民种好丹参,还要让这条产业链延伸得更远、更宽。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丹参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让这片土地焕发更持久的经济活力。”包村干部班保安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高文科一致说道。

展望未来 产业振兴惠及更多村民

如今,丹参产业已在玉垒乡扎下根,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加稳健。玉垒乡正加快推进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业多元化的进程,在冉家、玉垒坪、何家坪、马家沟等村同步推广淫羊藿、柴胡等中药材种植,并积极探索“中药材+乡村旅游”模式,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未来,玉垒乡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让乡村振兴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丹参种植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密码”,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玉垒乡党委书记方婉茹说。

记者:付琦 徐子杨 王淼

来源:陇南文县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