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政策、优服务,打造经信系统“北京服务”品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31 09:22 2

摘要:▲3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践行首善标准 擦亮“北京服务”专场。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政数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介绍工作情况,

▲3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践行首善标准 擦亮“北京服务”专场。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政数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介绍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建国:

近年来,全市经信系统以打造“北京服务”品牌为核心,围绕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着力强政策、优服务,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全市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34.1%。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是丰富产业政策“工具箱”。产业政策是营商环境的温控计和风向标。我们围绕产业痛点、企业难点,出台了商业航天、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40余项产业政策,细化制定了未来产业15个领域38项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从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要素保障、场景应用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持。

二是做好企业服务“大管家”。企业是营商环境的体验官和评判人。围绕企业在产业发展规划、新项目落地、业务拓展、配套服务等方面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我们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200余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做实资源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先后推动北京时代电池制造基地、机器人产业园、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等14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升级中小企业服务,构建了“1+17+N+X”企业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在全国工信系统推广。打造了“专精特新”实体化服务载体,率先建设了110家专精特新服务站,构建了“五公里服务圈”。

三是擦亮信用“金名片”。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我们不断优化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信用(北京)网站功能,为企业提供优质信用服务。推出专用信用报告服务,实现一份报告替代42个领域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建设“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打造申请“统一入口”,实现结果“一并更新”。开展全市一体化综合监管,运用“风险+信用”分级分类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企业做到“无事不扰”。上线北京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提升企业融资服务获得感。

2025年,我局将以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抓手,持续强化产业服务保障,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是致力产业发展,让政策效应持续升级。在落实落细国家和我市已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基础上,出台推动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增量产业政策。试点科学、灵活的产业准入标准体系,由前置准入向全过程监管转变、由刚性约束向约束与引导并重转变,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让企业关切有求必应。用好“服务包”机制,为在京企业服务,推动解决用地、户口、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需求关切。加强项目落地的要素保障及融资供给,聚焦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推出更多“小切口”改革举措。优化中小企业服务券政策,让前沿产品摆上服务货架,让更多北京企业受益于新科技新产品。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让信用赋能实体经济。优化“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便利企业重建信用记录。扩大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信息查询覆盖领域,深化“信用代证”成效。做强信用服务业,拓展融资信用服务开发应用,推动企业“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试点惠企政策信用承诺制,提升政策兑现效能。

四是创新宣传范式,让惠企举措精准触达。全面优化政策申报流程,打造好“益企京彩”“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等服务品牌,基于“京策”平台开创更多渠道,优化政策精准推送模式,促进惠企政策精准触达。全方位、立体式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打造一批典型经验案例,让企业在改革中不断提升获得感。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对标对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为企服务,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对标对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为企服务,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提问

问题:我想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一个问题,贵局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今年有哪些新举措?

中小企业好,地区经济才会好。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痛点和难点,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能级,深化梯度培育,不断地优化发展环境,让更多中小企业练就“独门绝技”,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跑出“发展加速度”。

在强化要素保障方面,我们优化了中小企业首次贷款贴息政策,今年将按照企业实际获得贷款所产生利息的20%给予贴息支持,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将其贴息比例提升至40%,进一步降低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提升服务能级方面,我们将做优做强中小企业五级服务载体,用好284家中小企业示范平台(基地)、272个“小微企业之家”、110家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站,15个专精特新特色园区和18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立体化服务格局。最近我们在“首都之窗”网站推出了中小企业服务地图,企业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就近获得近300家平台(基地)的专业政策和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从“四处奔波”到“一键直达”。

在深化梯度培育方面,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一十百千”,形成专精特新赋能发展体系。将试点建设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企业赋能中心,建设10个专精特新特色园区,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推动促进专精特新首善之都“再进一步”。我们将加强优质中小企业的“选种”和“育苗”,优化本市特色化指标,深化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建设,集成国家和本市两级创新要素资源,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的赋能生态。

来源:北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