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血战四年,如果用《孙子兵法》的逻辑看:这场仗究竟 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1 09:39 2

摘要:俄乌冲突已经打到了第四年。乌克兰每天烧掉1亿美元军费,俄罗斯GDP却逆势增长4%,看似这场战争大俄是优势的一方,但是四年的时间依旧没有办法拿下对手,国内也被这场战争拖的不堪重负。

俄乌冲突已经打到了第四年。乌克兰每天烧掉1亿美元军费,俄罗斯GDP却逆势增长4%,看似这场战争大俄是优势的一方,但是四年的时间依旧没有办法拿下对手,国内也被这场战争拖的不堪重负。

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用孙子兵法的智慧来看待这场战争,那么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孙子兵法》开篇就甩出三条铁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翻译成大白话:没好处别动手,没胜算别开打,不到生死存亡别玩命

俄方算盘:普京原计划“闪电战”解决乌东问题,却陷入泥潭。虽然拿下顿巴斯部分地区,但北约东扩压力未减,反而刺激芬兰瑞典入约,防线从黑海拉到北极圈。

乌方算盘:泽连斯基想借战争重塑国运,如今却面临40%耕地绝收、80万50岁以上老人被征兵的惨状,欧洲粮仓变“饥荒前站”。

孙子摇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看看库尔斯克战场——乌军突袭俄本土看似威风,结果7万精锐填进“绞肉机”,美制M1坦克都成了俄军战利品。

这哪是打仗?简直是赌场里押上国运的疯狂梭哈!

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真正的胜利不是占领多少土地,而是能否建立新秩序。

俄军困境:虽然前线推进,但乌军靠着星链情报和北约装备,硬是把T-72坦克打出“无人机+火炮”组合拳,俄军电子战系统反倒成了西方军校教材。

乌军困局:西方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曾被吹成神器,如今50%未触敌先报废;155毫米炮弹靠20国拼凑,发射药配方混乱到弹道计算器死机。

更讽刺的是,双方都在给对手“送经验”:俄军学会用“龙卷风-S”火箭炮反制北约装备,乌军把穿越机玩成“空中敢死队”,但战局依旧卡在僵持线。这就像两个拳击手互殴四年,练出一身肌肉,却忘了为何上台。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真正的高手,战前就铺好必胜局。

俄军的“结构战”:用西伯利亚油气换中国装备,靠印度倒卖芯片维持军工,硬是在制裁中让GDP增长4%。这招“以战养战”,颇有春秋管仲“经济战”的影子。

乌军的“意志战”:泽连斯基把战争变成全球直播秀,用社交媒体绑架西方民意。但80万大军中混编着60岁老汉和外国雇佣兵,活脱脱现代版“草木皆兵”。

孙子冷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俄军没掐断乌军星链通讯,乌军也没能摧毁俄能源命脉,双方都在等对方犯错——结果等到欧洲6000家企业逃走,美国陆军装备库存见底。

“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统帅最怕被情绪绑架。

普京的“帝国执念”:从“特别军事行动”升级为“卫国战争”,顿巴斯阵地战打成民族尊严保卫战。

泽连斯基的“悲情牌”:一边求援F-16战机,一边立法“绝不和普京谈判”,把退路焊死在战场上。

看看哈尔科夫郊外的战壕:俄军新兵用手机直播战况,乌军士兵用手机匹配战地约会——当战争沦为日常,胜负早已模糊。

就像孙子预警的:“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真正的智慧,永远在战场之外:

中国的“劝和棋”:当美俄在谈判桌互放狠话时,中国特使穿梭莫斯科、柏林、巴黎,推动沙伊和解、扩容金砖——这才是“伐谋”的最高境界。

欧洲的“觉醒”: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把生产线搬到湛江,挪威军工厂在华设立分厂——资本用脚投票,比任何导弹都更能终结战争。

结语:

如今来看,俄乌战场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当孙子兵法遇见现代战争,不变的真理愈发清晰:最大的胜利,是让问题消弭于未战之时

来源:哈哈铲史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