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简报(2024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1 10:58 2

摘要:2024年,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持续火力全开,展现出锐不可当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创新研发领域,全年共有5款创新药、8款改良型新药成功获批上市,成绩亮眼。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评价工作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更是脱颖而出,荣获优秀等级,是全省唯一获此褒奖的产业集群

2024年,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持续火力全开,展现出锐不可当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创新研发领域,全年共有5款创新药、8款改良型新药成功获批上市,成绩亮眼。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评价工作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更是脱颖而出,荣获优秀等级,是全省唯一获此褒奖的产业集群,尽显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风范。

一、企业主体篇

截至2024年,苏州市累计拥有生物医药企业2002家,规上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2023年)680.23亿元,其中化药企业198家,中药企业35家,生物制品企业138家,原料药企业63家,医疗器械企业1615家,药包材企业59家,药用辅料企业26家,保健品企业46家。(按照企业产品管线统计,企业统计指标范围主要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下同)

图1 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苏州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6家,专精特新企业197家,瞪羚企业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

图2 苏州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从企业区域分布情况看,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分布如下:苏州工业园区538家,虎丘区314家,张家港市282家,吴中区192家,昆山市165家,常熟市143家,吴江区140家,太仓市117家,相城区84家,姑苏区27家。排名前五的区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约占全市总数的73.48%,排名第一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类企业数量约占全市总数的26.52%。

图3 苏州市各区县生物医药类企业数量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二、创新动态篇

(一)药品申报与临床试验

从药品临床试验看,2016年至2024年,苏州市的药品试验总数为1105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苏州市排第3名。

图4 苏州市药品临床试验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从药品批准上市看,2016年至2024年,苏州市的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287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苏州市排第7名。

图5 苏州市药品批准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二)医疗器械

1.优先/特别审批医疗器械

从2016年至2024年,苏州市的中国器械创新和优先审批为86个,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苏州市排第9名。其中2024年,苏州市器械创新和优先审批为22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

图6 苏州市器械创新和优先审批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2.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

2024年,苏州市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数量为74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8%;产品备案数量为10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48%。

图7 苏州市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趋势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图8 苏州市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趋势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三)专利成果

1.专利申请

2024年,苏州市新公开生物医药相关发明申请专利3281条(以公开(公告)号计)。

图9 苏州市发明申请专利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2.专利授权

2024年,苏州市新公开生物医药相关发明授权专利1903条(以公开(公告)号计)。

图10 苏州市发明授权专利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按申请(专利权)人分,2024年,苏州市发明授权专利公开(公告)号数量排名前五的申请(专利权)人分别是苏州大学(90)条、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69)条、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60)条、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37)条、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条。

三、资本运作篇

从2016年至2024年,苏州市的累计投融资金额为967.2亿元(未公布金额的不在统计范围内),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苏州市排第5名;累计投融资事件821起,排第5名。

从2016年至2024年,苏州市的累计并购金额为13.07亿元(未公布金额的不在统计范围内),在全国所有城市中,苏州市排第42名;累计并购事件15起,排第17名。

四、产业政策篇

2024年8月,苏州市发布《关于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筑峰强链”的若干措施》,有效期三年。该措施共有8个部分40条举措,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创新驱动、人才引育、产业协同等多维度发力,旨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产业高地。

2024年10月,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发布《关于促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有效期三年。政策聚焦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速企业成果转化、优化产业创新创业环境三方面提出十六条精准扶持举措,全面赋能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

1.企业数量统计依据产品管线,即按照公开的研发管线、申报及获批的产品类型进行统计,主要面向研发与生产型企业。

2.药品研发情况的统计仅基于实际申报和登记的企业。

3.品种是指“一个药品+一家企业”,多个企业联合申报的药品,会按企业拆分,分开统计。

更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详细内容,欢迎垂询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来源:药智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