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进小区后,电梯广告越来越多、门口快递柜成排、地面停车位日益紧张……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带来巨大收益的“资源”到底归谁所有? 物业还是开发商?其实,这笔钱属于全体业主!
住进小区后,电梯广告越来越多、门口快递柜成排、地面停车位日益紧张……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带来巨大收益的“资源”到底归谁所有? 物业还是开发商?其实,这笔钱属于全体业主!
很多人缴纳物业费的时候一肚子气,物业服务没见多好,但物业的“副业”倒是做得风生水起:
✅ 电梯广告一天24小时滚动播放,钱进了谁的口袋?
✅ 地面停车位一年租金上百万,为啥从来没分过?
✅ 快递柜、共享充电宝、自动售货机,这些占用小区公共空间的设备,物业能随便拿钱?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小区公共收益,到底该归谁?业主到底有哪些权利?该怎么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一、你的小区到底有多少“隐藏收益”?
很多人以为,物业公司就靠业主交物业费吃饭。但实际上,物业还有一条隐藏的“财富密码”——公共收益! 这些钱,很多业主连见都没见过,但其实,每一笔都和你息息相关。
✅ 1. 电梯广告
小区电梯里的广告,从房产中介到培训机构,轮番轰炸,看得业主心烦。但你知道吗?这些广告带来的收入相当可观!
▶ 案例:上海某中型小区的电梯广告收益一年超过50万元,但业主们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维权后才发现这笔巨款早就进了物业的腰包。
✅ 2. 地面停车位租金
地下车位可能属于开发商,但地面停车位一般是小区公共用地,收益应归业主共有。
▶ 案例:北京某小区业主通过业委会调查,发现地面停车位的租金一年收入超30万元,物业却一直私吞。最终业主维权成功,每年收益用于小区绿化和维修基金。
✅ 3. 快递柜、自动售货机、共享设备
你以为快递柜是为了方便业主?错!这些设备占用了小区的公共空间,运营公司每年都要向物业支付租金,这笔钱也属于公共收益。
▶ 案例:广州某小区发现快递柜租金每年高达10万元,业主维权后,这笔钱被用来补贴物业费,所有业主每年减少了部分物业费支出。
✅ 4. 小区会所、架空层、闲置房屋出租
一些高档小区带有会所、闲置物业,物业悄悄出租,租金进了谁的口袋?
▶ 案例:杭州某小区发现物业擅自出租小区会所,每年租金数十万元,但业主毫不知情。经过维权,该笔资金最终被用于小区公共设施升级。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物业费不够用”吗? 其实,物业早就靠这些“副业”赚得盆满钵满了!
二、小区公共收益,凭什么归业主?法律怎么说?
很多物业的“戏码”都是这样的:
❌ “广告是公司投放的,跟你们没关系。”
❌ “停车位收益是我们的,业主别管太多。”
❌ “快递柜是服务大家的,没必要给业主分钱。”
但实际上,《民法典》明确规定,公共收益属于全体业主!
✅ 《民法典》: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小区的公共部分(比如楼道、电梯、地面车位、绿化带等)是全体业主共有的,物业只是代为管理,不能私自获利。
✅ 《民法典》:
“物业服务企业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同意下,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 物业想利用小区公共资源赚钱,必须经过业主大会同意,赚的钱必须用于小区公共利益,而不能进物业公司自己口袋!
三、业主该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公共收益?
有了法律依据,接下来就是如何维权的问题。很多小区业主维权难,是因为没有组织、没有信息、没有手段。以下几个步骤,能帮你有效争取自己的权利:
✅ 1. 业主联名,查清收益账目
• 可以向物业、业委会申请查阅公共收益明细(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有义务公示)。
• 如果物业拒绝,业主可以联合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大会要求物业披露账目,甚至可以投诉到住建部门。
✅ 2. 成立业委会,掌握决策权
• 物业公司之所以能随意支配公共收益,是因为业主没有决策权。
• 成立业主委员会,可以决定公共收益的去向,例如用于补贴物业费、维修基金、改善小区设施等。
✅ 3. 依法向政府部门投诉
• 如果物业拒绝公开收益账目,可以向住建局、物业管理部门投诉,要求调查。
• 如果物业侵占公共收益,可以向市场监管局举报财务违规。
✅ 4. 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 业主可以联合起诉物业,要求返还非法占有的公共收益,并依法追究责任。
• 案例参考:深圳某小区业主起诉物业侵占公共收益300万元,法院判决物业返还,并由业主大会决定资金用途。
【结语】业主的权益,不是“等”来的,而是“争”来的!
物业费不够用?这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物业把该属于业主的钱揣进了自己兜里!
电梯广告、停车位租金、快递柜租金……这些公共收益,应该由业主共享,而不是被物业私吞。如果你也发现物业“神秘敛财”,那么现在就是时候站出来,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来源:天添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