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店都卖的“丼”,到底是什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1 12:45 4

摘要:“丼”在日式餐饮中的出现频率之高,也让不少店家干脆将“丼”融入店名,生怕顾客忽略这一招牌菜品。

一家主打日式风味的餐厅,如果菜单上没有“丼”,那似乎是缺了灵魂。

低至十几元,贵至大几千,从平价快餐到高端怀石料理,几乎所有日式餐饮店都有各种“丼”。

图源:大众点评

连锁餐厅吉野家、食其家,正是以“牛丼”作为招牌单品。

图源:吉野家官方网站

“丼”在日式餐饮中的出现频率之高,也让不少店家干脆将“丼”融入店名,生怕顾客忽略这一招牌菜品。

图源:大众点评

“丼”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日料店都卖“丼”?

“丼”的前世今生

日料店之所以常常出现“丼”字,因为它本身就是“日式盖饭”的意思。日料店中的牛肉丼、鳗鱼丼等,其实就是日式牛肉盖饭、日式鳗鱼饭。

根据《语源由来辞典》(日本),“丼”是比盛食物的碗更深的陶制钵,也表示另外放进丼钵的饭菜。在日语中,“丼”读作“どんぶり”(donburi),关于这一读音的来源,存在两种主流说法。

一说这与泰国渊源颇深。在曼谷王朝之前,泰国处于吞武里(Thonburi)王国时代,当时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瓷器,这些瓷器被用作盛装盖浇饭的容器,因“吞武里”的谐音,盖浇饭被叫成Thonburi饭,后被传为donburi。

另一说认为这一读音源于江户时代。1827年出版的《江户買物独案内》记载,当时出现了一类叫“慳貪(けんどん)屋”的餐馆,提供大碗盛装的盖浇食物。店内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被称作“慳貪振り鉢”。由于“丼(donburi)”的读音和“貪振り(donburi)”完全一致,所以“丼”就代替了“貪振り”,“慳”字被省略,这种碗也就被称为“丼鉢”(donburibachi)。进一步地,将米饭和菜放入同一“丼鉢”中的料理形式,又可以简称为“丼”。

图源:吉野家官网

后来,人们又对“丼”的读音进行了简化——省略了ぶり(buri),只保留了どん(don)的音节。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简化,“丼”(donburi)字就用来表示“盖浇饭”了,其读音也成了don。

由此可见,人们熟悉的读音“丼”(dòng),其实是因为与日语どん(don)发音相似。那么,“丼”只有“dòng”这一个读音吗?

“丼”到底该怎么读

这需要追溯其文字本源。

事实上,“丼”并非是来自日本的外来词,它源自于中国的古汉字。

在中国文字历史上,“丼”很早就已出现,是“井”的古字。《说文解字》《广韵》《正字通》中也佐证了在这一点:“丼”的读音为jǐng,同“井”。

图源: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出版社

但随着“井”的普及,“丼”作为“水井”的意义被剥夺,也就出现了新的变化。

宋朝的音韵学著作《集韵·感韵》中记载,“丼”表示东西投到井里的声音,或者罕见姓氏,并只有“dǎn”一个读音。

在中国各地的方言中,“丼”也保留有其他的音义形式,比如,温州话读作“tang”,表示凹陷;东北方言念“der”,用来形容某人差劲。

既然“丼”在汉语中有古字,也有古音,那我们究竟该怎么读?

当前主流的读音是“dòng”(也有读“dōng”的),这一现象背后存在语言传播与商

来源:浪潮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