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至29日,第十二届西子乳腺癌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作为国内乳腺癌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聚焦“规范化诊疗”与“前沿转化”,围绕临床诊疗前沿热点、技术创新及人工智能融合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更多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3月28日至29日,第十二届西子乳腺癌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作为国内乳腺癌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聚焦“规范化诊疗”与“前沿转化”,围绕临床诊疗前沿热点、技术创新及人工智能融合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主办方提供
会议发起者之一、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候任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陈益定介绍,西子乳腺癌学术会议自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已从最初的省内的学术学习班,逐步发展为全国乃至国际的乳腺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对女性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精准治疗手段的突破,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乳腺癌正逐渐从绝症变为慢病,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也不断延长。
“治疗乳腺癌,医生手里的武器越来越多了。”陈益定在接受潮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新药研发和引进速度大幅提升,以往需五年才能引入的创新药,如今一年内即可落地,让国内的乳癌患者更快获益。以HER2阳性乳腺癌为例,从早期靶向药到双靶治疗,再到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创新药物迭代,晚期患者能实现十年甚至更长的生存。
主办方提供
国内的创新药物发展同样亮眼。陈益定提到,目前,已有多款乳腺癌国产创新药登上国际舞台。在2025年3月12日-15日于奥地利举办的全球乳腺癌领域权威会议——St. 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上,设立了“中国之声”专场,多位中国专家向全球同行展示了中国乳腺癌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彰显了国际学术地位。
“如今,我们不再担忧‘无药可用’,而是如何为患者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陈益定强调,随着药物可及性提升和医保政策覆盖,越来越多乳癌患者将有机会获得长生存、高质量的生活。
主办方提供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聚焦“规范化诊疗”与“前沿转化”双核,同时设置了高精尖手术直播、2025年CBCS&CSOBO指南主席团专家巡讲-杭州站、ADC论坛、“十大热点”高峰论坛、年轻乳腺癌诊疗新进展等15大分会场,专家学者们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讨论、学术交流等形式,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在“十大热点”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聚焦乳腺外科的降阶之路、围手术期系统治疗、晚期乳癌的解救治疗,以及乳癌创新药物研发展望,碰撞思路,交流经验,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的专题讨论。
在2025年CBCS&CSOBO指南主席团专家巡讲分会场,汇聚多位权威专家,深度解读新版指南中核心更新,为临床实践提供“金标准”。
在乳腺癌PAM通路抑制剂及ADC药物进展专题中,TROP2-ADC药物突破三阴性乳腺癌生存瓶颈、HER2低表达人群治疗新策略等成果引发热议。
在精准诊疗与智能医疗分会场中,计算机领域专家和医学专家们跨界对话,分别开展了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荧光辅助的肿瘤细胞智能识别系统、AI赋能的呼吸重症智能监护于辅助决策等主题讨论,聚焦AI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乳腺癌诊疗全链条,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治疗决策,探索维度创新实践。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