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国立演这个父亲,老伴走了之后开始频繁相亲,突然带对象回家惹得女儿大闹一场。
央视要播新剧《我的后半生》。
这部剧主打中老年相亲题材,主角是个丧偶的老头。
张国立演这个父亲,老伴走了之后开始频繁相亲,突然带对象回家惹得女儿大闹一场。
两老头抢一个相亲对象的戏码也安排上了,中老年男性主动求婚的情节不少见,但集中在一部剧里还是头回见。
佟大为演张国立的儿子,和梅婷搭档夫妻。
张丰毅、杨童舒、邬君梅、齐欢四个特别出演的都和张国立有感情线。
邬君梅和梅婷刚在《六姊妹》里扮完母女,这次改演后婆媳。
剧组明显在人物关系上埋了梗,熟人搭档再合作总能带出点新鲜感。
制作班底挂着孟非和黄澜的名字。
这两个《非诚勿扰》的老面孔转行做电视剧,据说往剧本里塞了不少节目里的真实案例。
相亲节目主持人改当制片人,节目里看不全的故事现在要抻成四十集,这个操作倒是挺符合市场规律。
中老年相亲市场本身就有话题度,拍成轻喜剧算是讨巧的折中方案。
佟大为这些年专注现代剧,从《奋斗》到今年的《玫瑰的故事》,都市男性角色算是他的舒适区。
这次演儿子看着像常规操作,但碰上张国立这种老戏骨搭父子档,说不定能碰出新火花。
张国立这两年接的角色越来越接地气,从家长里短到黄昏恋,明显在拓展戏路。
题材风险其实不小。
中老年婚恋话题容易踩雷,拍成轻喜剧能稀释现实矛盾,但分寸把握不好就会变闹剧。
预告片里老头们争风吃醋的场面已经透着喜感,实际成片能不能让观众买账还得看编剧功力。
孟非团队做综艺出身,懂观众痛点,但电视剧和综艺的叙事节奏完全不同,跨界创作能不能成功还得打个问号。
四位特别出演的女演员和张国立的感情线值得关注。
杨童舒刚在别的剧里演过单亲妈妈,邬君梅向来擅长强势女性角色,齐欢的市井小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这些不同特质的女演员围着同一个老头转,每段感情线都得立住人设,对编剧的人物塑造能力是个考验。
央视选这个档期挺微妙。
暑假档向来是家庭剧的战场,中老年题材混在年轻向剧集里能不能杀出重围,收视率很快就会见分晓。
现在观众对都市情感剧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真实感又不能太狗血,既要轻松又不能悬浮。
这部剧打着“首部中老年男性视角相亲剧”的旗号,到底是创新还是噱头,看完头两集大概就有数了。
演员阵容算是双刃剑。
老戏骨扎堆能保证演技下限,但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张国立和张丰毅的同框对决自带话题,可要是剧本不给力,再好的演技也救不回俗套剧情。
特别出演的几位女演员戏份分配是否均衡,会不会出现工具人设定,这些细节处理直接影响观感。
现实题材轻喜剧这几年表现平平,太多作品在严肃和搞笑之间反复横跳反而两头不讨好。
这次把镜头对准中老年男性的情感需求,选题确实填补了市场空白。
但中老年观众是否愿意追剧,年轻观众能不能产生共鸣,这些都要画问号。
预告里女儿反对父亲再婚的冲突很真实,可要是处理成脸谱化的代际矛盾,就浪费了好题材。
孟非黄澜的组合让人想起他们做综艺时的默契,但电视剧制作毕竟不是录棚内节目。
从十五分钟速配到四十集连续剧,如何把碎片化案例转化成连贯故事,这个改编过程藏着不少坑。
据说剧本里融入了《非诚勿扰》十年来的典型案例,但电视观众和综艺观众的重合度能有多少,这个转化率直接影响收视基本盘。
演员二搭算隐藏看点。
邬君梅和梅婷从母女变婆媳,这种角色关系转换自带话题度。
张国立和四位女演员的感情戏能否摆脱“老房子着火”的刻板印象,演出中老年情感的现实质感,这对演员和导演都是挑战。
现在市面上的银发恋爱剧要么苦情要么夸张,找准中间那个平衡点或许能打开新市场。
开播前的宣传重点很明确:题材创新+阵容强大+制作团队跨界。
但这些卖点最终都要回归故事本身。
中老年男性的情感需求向来是影视剧的盲区,这次正面切入算是有勇气的尝试。
能不能把相亲过程中的尴尬、期待、矛盾转化成有共情的笑点,决定了这部剧的口碑走向。
来源:角色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