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亮刀!直播这场手术是“白色”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31 16:25 2

摘要:近日,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普外科微创技能操作培训班顺利举办。在微创手术直播环节,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李旺林院长团队顺利完成两例高难度手术演示,术中融合多个复杂技术,精准实现肿瘤根治与功能保护双重目标。其中,结肠癌根治术几乎无可见出血点,整个手术完全为

近日,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普外科微创技能操作培训班顺利举办。在微创手术直播环节,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李旺林院长团队顺利完成两例高难度手术演示,术中融合多个复杂技术,精准实现肿瘤根治与功能保护双重目标。其中,结肠癌根治术几乎无可见出血点,整个手术完全为白色无血平面手术。

“刀尖舞者”微创根治:患者一天下床!

“超低位直肠肛管癌(肿瘤距肛缘≤3cm)的根治性手术一直是结直肠外科的难点。”李旺林介绍,如何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功能、减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损伤,是衡量术者技术的重要标准。

李旺林(左一)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在直播的第一台手术中,李旺林团队运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结合4K荧光腹腔镜系统,精确分离直肠全系膜,切除至肛提肌平面。针对超低位肿瘤的特殊解剖结构,团队经会阴区联合游离取出标本,并同时进行右侧侧方淋巴结清扫及盆底重建。此手术腹部无切口,达到了微创治疗。

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白色”手术:无可见出血点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涉及复杂血管解剖及淋巴结清扫范围,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理念的贯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李旺林介绍。

李旺林(左一)院长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在直播的第二台手术中,李旺林团队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轴线,使用超声刀锐性分离横结肠系膜前后叶,完整保留了胰十二指肠前筋膜。团队采用血管骨骼化技术处理胃结肠静脉干,完成了D3淋巴结清扫,并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实现侧侧吻合,同时关闭了系膜裂孔,降低了术后内疝的风险。

整台手术历时仅60分钟,术中几乎无可见出血点,整个手术完全为白色无血平面手术。基于花都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快速康复(ERAS)的理念,患者术后一天已能自如下地行走。

微创手术占比达90%以上,这家医院精准服务患者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是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科组成科室之一、广州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近年来,科室常规开展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后腹膜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胃肠间质瘤等多项新技术,并开展肠梗阻、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克罗恩病、急性出血性肠炎、小肠梗阻(包括肠黏连、肠扭转、肠套叠、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肿瘤、小肠瘘及胃肠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及全程管理。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80%以上,微创手术占比达90%以上。

通过此次直播,充分展示了花都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肿瘤微创技术实力,为同行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搭建了平台,得到了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未来,花都区人民医院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结合专科特色优势,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旺林说。

【专家简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院长、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科)学科带头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市花都医学研究所所长,广州消化疾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兼消化外科组组长。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访问学者,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广州市医学重点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优秀人才,广州市卫生局局管优秀专家。现为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生态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营养与代谢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结直肠癌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医学会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任《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委、《广州医药》编委,《Annal of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Surgery》客座编委,《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长期致力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和科研工作,精通胃肠外科的基本理论,掌握胃肠道疾病、微创外科前沿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炎症的关系研究。首次在结直肠癌中发现了FHIT基因的缺失位点,首先提出肠道细菌是肠道炎症恢复的必要因素。大力推动广州结直肠癌的早筛早诊和早治,完成广东省最大宗结直肠癌筛查病例数。推进建立了医疗机构-市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络早期筛查的广州模式。擅长结直肠癌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尤其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在国内较早进行单孔腹腔镜和单孔+1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探索,国际上最早进行双手套单孔taTME手术探索,并自主创新性地提出简易taTME手术,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保肛率,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主持国家省市各类课题20余项,迄今发表SCI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主编《肿瘤微生态学》专著一部,参编专著四部,参与国家级指南制作五部。获得广东省医学科学一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文|记者 薛仁政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