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网信工作最新举措,掌握行业前沿动态!《中国网信》杂志开设“网信周报”栏目,汇总一周网信资讯。本期摘选3月23日至3月28日资讯,跟我们一起关注。
了解网信工作最新举措,掌握行业前沿动态!《中国网信》杂志开设“网信周报”栏目,汇总一周网信资讯。本期摘选3月23日至3月28日资讯,跟我们一起关注。
本周看点
■ 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 外交部回应美方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
■ 中国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新突破
■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
■ 北京发布首个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性改革文件
■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 OpenAI领导层改组
政策动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3月26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持续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中国政府网)
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3月28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相关部门将围绕“App(含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SDK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线下消费场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中国网信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了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保护个人、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3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网信网)
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3月2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外交部回应美方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3月26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已将十几家中国实体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出口限制清单。其中,浪潮集团的6家子公司因为支持中国军方发展超级计算机而被列入清单。发言人郭嘉昆表示,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滥用各类制裁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光明网)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
3月28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近期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持续健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据介绍,今年以来,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标准供给力度,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要求、测评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国家标准。(新华网)
行业前沿
中国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新突破
作为北京科研工作者自主研发的智能脑机系统,“北脑一号”近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完成了国际首批柔性高通量半侵入式无线全植入脑机系统的人体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设备有效通道数98%以上。通过使用“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瘫痪患者能够隔空操控计算机、机械臂,甚至驱动肌肉刺激装置,促进自身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康复。(新华网)
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发成功
3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这款设备通过强磁脉冲治疗抑郁症、脑卒中等神经和精神疾病,不仅能大幅提升治疗便捷性,还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央广网)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
3月26日,《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据悉,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同比增长1722万人,增长率为1.6%,网民使用率达98.4%,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网络视听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巩固。(央广网)
2025年前2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布
3月26日消息,2025年前2个月,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5G、千兆光网等网络建设和应用不断推进,连接用户规模稳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截至2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7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93.6万户。(工信微报)
京东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
3月24日消息,京东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并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京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内部也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发。(每日经济新闻)
地方动态
北京发布首个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性改革文件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出台的首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的综合性配套改革文件。方案从政策供给、数据利用、企业服务、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安全监管等多个维度,统筹提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新华社)
北京已在6G、脑机接口、新型储能等15个领域推出38项精准政策措施
3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专场。据介绍,北京市级层面围绕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构建“1+20+N”政策体系,在1个总纲性实施方案基础上,已在6G、脑机接口、新型储能等15个领域推出38项精准政策措施,不断开辟原子级制造等新的领域。(北京发布)
上海发力智算云:到2027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3月24日,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发布,其中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云边端协同、产业链条完备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打造若干综合型智算云平台和一批垂直型智算云平台,形成一批智算云标杆应用;培育1-2家战略型企业和20家高成长企业,吸引国内外头部云商在沪扩大投资。(澎湃新闻)
成都:力争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
3月25日,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媒体吹风会举行。据悉,《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已发布,明确提出将聚焦高品质特色产业园、产业创新联合体、AI三要素、“AI明日之星”企业、“人工智能+”行动、重点项目招引促建、产业生态保障七个方面重点发力,力争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四川发布)
国际视野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近日,意大利全国性报纸《福利奥日报》称其出版发行了全球首份、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的报纸。人工智能生成的报纸,以纸质插页的形式,夹在同一天发售的主报当中。在报头上标有人工智能AI字样。报纸文章的标题、摘要、内容等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报社工作人员会根据当天发生的新闻向人工智能平台提问、并由人工智能技术根据问题生成文章。(央视财经)
OpenAI领导层改组
当地时间3月24日,OpenAI宣布领导层改组,首席运营官布拉德·莱特凯普将扩大职权范围,负责日常运营和全球扩张,马克·陈已担任首席研究官一职,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将更专注于研究和产品开发。(央广网)
来源:精彩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