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菜花海漫过层层田野,在资阳市乐至县蟠龙镇庙宇庵村的阡陌小径上,一老一少两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格外醒目。00后大学生村医李依柯手提医疗袋,紧跟着57岁的“赤脚医生”陈学,在吴家荣老人门前站定。这,距离她扎根乡村已过去100来天。
油菜花海漫过层层田野,在资阳市乐至县蟠龙镇庙宇庵村的阡陌小径上,一老一少两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格外醒目。00后大学生村医李依柯手提医疗袋,紧跟着57岁的“赤脚医生”陈学,在吴家荣老人门前站定。这,距离她扎根乡村已过去100来天。
“婆婆,最近脑壳晕不晕呀?有没有其他啥子不舒服的?”话音未落,李依柯已利落卷起老人衣袖,血压计刻度在晨光中跳跃。专注的目光、规范的操作,眼前这位扎着马尾、圆圆脸蛋的姑娘,让陈学眼角含笑:“这回,我是找到接班人了。”
“乡聘村用”破冰:青春力量注入村医队伍
2024年9月,乐至县卫生健康局一则“乡聘村用”的公告,让李依柯看到了投身乡村医疗的机会。作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她通过笔试、面试层层考核,同年12月与蟠龙镇卫生院签约,成为庙宇庵村的新任村医。
12月2日,搭着同事的顺风车,经过弯弯绕绕的国道,李依柯初次来到蟠龙镇。第一次推开庙宇庵村卫生室的大门,她望着这个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心中既兴奋又紧张。然而,等待她的不只是崭新的开始,还有村民们投来的质疑和不信任的目光。
庙宇庵村来了个大学生村医的事儿,在村口的老黄葛树下炸开了锅。“城里来的嫩娃娃吃得了苦?”村民张桂香抻着脖子往卫生室张望,对旁边的村民嘀咕,“怕是待不到好久就跑咯!”
回忆起第一次入户随访,李依柯的心中只有一个词:五味杂陈。有的村民听不懂她说话,有的只想让老村医看……最让她措手不及的是,当她叮嘱高血压患者贺集礼“一定要按时吃药”时,对方却固执地摇头:“没感觉头晕,不需要吃药。”
“这些反应都在意料之中,换作是我,可能也会有顾虑。”面对村民的质疑,李依柯没有气馁,反而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信任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她暗自下定决心,要用专业和耐心,一点一滴融化这道看不见的“信任之墙”。
“以心换心”破局:从“嫩娃娃”到“贴心孙女”
庙宇庵村是蟠龙镇人口最多的村之一,常住人口上千人。李依柯到村后,主要负责日常诊疗、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村里416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18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她的重点监护对象。
上岗一段时间后,李依柯发现村民的健康意识普遍较薄弱,总是习惯小病拖、大病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她不仅在随访时坚持传播健康知识,还创新性地开展健康小课堂。她精心制作PPT,用图片代替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把“增加维生素摄入量”,变成了“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的大白话,还设置“答题抽奖”环节增加互动性。1个多小时的课程,健康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牢地刻在了大家的心里。
入户随访也是李依柯的重要工作之一。“婆婆,你血压有点偏高,要注意饮食,好好吃药,我们下次再来给你测。”收好血压计,李依柯又贴心地向吴家荣叮嘱了几句,说他们会在两周之内再次入户复查。
“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既专业,态度也好得很。”吴家荣笑着说,这个女娃娃不仅给我们看病,还经常帮我们处理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就像自己的孙女一样贴心。
在李依柯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信任她,愿意听从她的建议。大家对她的态度也从最初的不看好,变成了“真香”。
乐至县蟠龙镇卫生院院长王峻对李依柯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小李这样的‘新鲜血液’,是我们等了太久的‘及时雨’。她的到来让镇上平均年龄52岁的村医队伍发生了微妙改变——健康教育宣传有了‘李式模板’,老村医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升高了,来听健康教育宣讲的村民也变多了……”
“跨代组合”破圈:不敢退休的“土专家”有了接班人
在庙宇庵村卫生室,李依柯并不是孤军奋战。她的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57岁的陈学。从医40多年,陈学见证了乡村医疗的变迁。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越来越担心老村医退休后,村里乡亲看病无门。
李依柯的到来,让陈学看到了希望。他一门心思就想着带好这个徒弟,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她。还带着她挨家敲门:“这是我们村新来的大学生医生,本事大着哩!”
师徒二人配合默契,一个问诊,一个记录;一个解释病情,一个安抚情绪,形成了60后与00后的“跨代组合”。
在陈学的指导下,李依柯迅速成长,掌握了乡村医疗的基本技能,学会了与村民沟通和处理紧急情况。而陈学也在李依柯的帮助下,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医疗环境和技术手段。
此前,蟠龙镇给每个村卫生室都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专门用来记录村民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信息。每次系统更新时,老村医们都手足无措。李依柯主动站出来当起“小老师”,耐心地讲解新系统,一步一步地教他们操作流程。
“小李文化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陈学对李依柯赞不绝口,“她来了以后,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方法,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虽然上岗仅百来天,但李依柯已从初来乍到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她用温柔而坚定的行动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对于未来,她也有着清晰的规划:执业助理医师证已收入囊中,下一步是继续提升专业能力,积累基层经验,考取执业医生资格证,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省层面致力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编制保障、学费代偿、职称倾斜等政策,吸引医学毕业生下沉基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可喜的是,在资阳,像李依柯这样的‘科班生’村医,已有9人在岗,3人即将上岗。”
当青春与乡土碰撞,当传统与创新交融,这场始于“乡聘村用”的医疗革命正在重塑乡村医疗的健康底色。而更大的变量也正在发生:资阳下半年即将启动新一批大学生村医招聘。
全媒体记者 黄智微 阳丹
来源:资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