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薯片用添加剂会引发致癌风险”的热搜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将国内知名品牌“乐事薯片“推上了风口浪尖。吃薯片会致癌?真的假的?
近日,一则“薯片用添加剂会引发致癌风险”的热搜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将国内知名品牌“乐事薯片“推上了风口浪尖。吃薯片会致癌?真的假的?
事实上,这一传闻源自一条关于食品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的讨论。有医师提醒,长期过量摄入TBHQ可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然而,经过网络传播后,原话被简化为“薯片含有致癌添加剂”,进一步演变为“吃薯片会致癌”。
科普小讲堂:什么是TBHQ?
TBHQ是国际食品安全机构认可的抗氧化剂,用于防止油脂氧化,提升食品保质期。广泛存在于辣条、方便面和油炸食品中。根据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中TBHQ的最大添加量卫0.2克/千克。
这样换算下来,一个75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吃3.5包(75克/包)的薯片,才可能达到这一上限。而网传“摄入5克可能致命”,无疑是“危言耸听”,这相当于一天吃掉300多包薯片——这种剂量远超正常饮食的摄入范围。
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公布的致癌物质分类显示,其中并未涉及TBHQ类物质,相比之下,红肉摄入过量的风险都远高于薯片...
这场“吃薯片致癌”事件无疑是一场乌龙。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读和夸大,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健康风险时,更需警惕信息的真实性。科学讲求“剂量决定毒性”,任何物质——哪怕是日常食盐,过量摄入都可能危害健康。
注意了,这类薯片千万不要碰!
薯片致癌”的恐慌终被科学证伪,但另一种披着零食外衣的“致命诱惑”却悄然蔓延。大麻巧克力,大麻糖果你或许知道,但大麻薯片你听说过吗?
去年年底,广州海关查获了一批从美国进口的零食,乍一看,似乎都是些正常的零食,但仔细分辨,其中别有玄机。
这其中的零食,都是大麻类制品,有大麻软糖、大麻饼干、大麻蛋糕,甚至是大麻薯片...
通常标有medicated、THC等字样的零食,就含有大麻,这些零食使用了专门吸引儿童的卡通风格设计,迷惑性极强,即便是成年人,都无法准确区分,何况孩子,这不禁让国外的不少父母惊呼:“这些大麻糖果长得和市面上的正常糖果也太像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类大麻制品,完全是因为国外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大麻合法化政策。当地政府鼓吹大麻制品安全无害,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大麻素是大麻中活性物质的总称,其家族人丁兴旺,但主要成分为如下两种:
1、大麻酚 (THC):它是大麻中最具致幻性的成分,能够引发精神上的兴奋和欣快感。
2、大麻二酚 (CBD):与THC不同,CBD具有镇静、缓解疼痛、抗炎和抗痉挛的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药用领域,尤其是在缓解一些慢性疾病症状方面。
这其中,主要会引发人体成瘾的物质是THC,平时所说的毒品大麻,也是含有THC的大麻类制品。但你以为CBD就安全了吗?在高剂量的使用下,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更危险的是,大部分大麻制品,通常不会标示明确的成分,你不知道你吃的大麻食品,其中含有的是THC,还是CBD。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大麻是仍是全球范围使用最为广泛的毒品,共有2.28亿使用者。专家提醒,对于国外带回的零食,一定要注意其包装,识别是否存在CANNABIS、THC、CBD等字样。
而出门在外,也需要注意留心,不要误入那些贩卖大麻制品的专卖店。这类店铺通常有明显的大麻绿叶标准,或携带上述所提到的特殊字母标识。
从“大麻薯片”的流行,可以看出我国和境外禁毒政策的差异,我国法律对待大麻制品向来是零容忍,携带大麻制品入境属刑事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均面临刑罚,国外所谓的“大麻合法化”政策,在我们这儿根本行不通。
长宁禁毒提醒您:
远离毒品,从每一次理性选择开始!
你的警惕,或许能拯救一个孩子的人生。
来源:天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