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全球权威学术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重磅揭晓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南方医科大学以18位学者强势登榜,较去年增加3人,上榜数量稳居全国独立医科大学前三甲!学者所属学科门类分布在医学(15人)、理学(1人)和工学(2人),涉及基础医学、临床
近日,全球权威学术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重磅揭晓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南方医科大学以18位学者强势登榜,较去年增加3人,上榜数量稳居全国独立医科大学前三甲!
学者所属学科门类分布在医学(15人)、理学(1人)和工学(2人),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
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意味着该学者发表论文的总被引数在本学科所有中国大陆地区学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其科研成果为所在学科领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其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南方医科大学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汇聚和培养了一批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
截至目前,南方医科大学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73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96人次,其中: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教学名师6人,国家“杰青”35人,国家特支计划3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国家“优青”34人。自2016年以来,南方医科大学国家级人才项目的新增数量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全国独立医科大学中保持前列。
学校召开高层次人才代表迎春座谈会
引得了“才”、留得住“才”,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更要用得好“才”。其中,科研平台是高校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摇篮”。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32个,2024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93项,位列全国高校第13、独立医科院校第1。
面向未来,南方医科大学将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把引育人才作为建设重点,发挥人才聚集效应,构建人才“塔尖”;稳步提升人才规模层次,把培养骨干力量和青年人才放在突出位置,筑牢人才“塔基”,以强大“智脑”支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大湾区战略”贡献力量!
拓展阅读:
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统计来源,采用了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这是自2015年以来双方合作进行的第十一次发布。
本次上榜共计6388人,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进一步优化并更新后的爱思唯尔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已覆盖111个学科)。
素材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官网/官微、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官微、南方医科大学新闻网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