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红马甲”育出水稻好“苗”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1 19:06 3

摘要:日前,笔者来到创业农场看到,水稻智能芽种生产基地里,86个大型浸种催芽箱中水花翻滚,水稻种子在水中若隐若现,身穿红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正在一旁仔细观察,确保浸种催芽顺利进行。这一幕场景,正是这个农场深入实施“双基双增”党建载体,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红色动能的

日前,笔者来到创业农场看到,水稻智能芽种生产基地里,86个大型浸种催芽箱中水花翻滚,水稻种子在水中若隐若现,身穿红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正在一旁仔细观察,确保浸种催芽顺利进行。这一幕场景,正是这个农场深入实施“双基双增”党建载体,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红色动能的生动体现。

今年,这个农场党委在浸种催芽基地和大棚育秧基地分别成立党小组,实施24小时轮值数字管控制度,党员带头来到一线,紧盯温汤浸种技术、双氧智能催芽技术和暗室叠盘育秧技术的应用,全程做好催芽和育苗工作衔接管控,实现水稻种子浸种催芽的生态化、高效化、工厂化。

接下来,浸种催芽完成的种子将通过智能控制轨道运苗车送至大棚,党员会按照包户、包棚、包技术的“三包”模式,应用硬盘摆盘机进行摆盘作业,利用数字农业管控平台进行秧田管理。同时,组织种植户进行现场培训示范,实现秧苗管理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党员通过采取全流程智能化、机械化示范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达到了人工作业的3至4倍,降低了种植户的种植成本,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预计每亩将增收近百元。通过新技术应用,育秧天数也缩短7至9天,提高了播种标准、出苗率及成苗率。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证明了科学育苗的重要性,全面规避了水稻直播带来的风险,为水稻高产稳产夯实了基础。

文图:潘爱龙

文字编辑:丛珊

审核:赵阳

平面编辑:迟慧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北大荒日报》

来源:染发说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