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老太太是我的邻居,她的小儿媳已经临产。儿媳来妇产科住院,张太太跟随前后,陪伴左右,手里还提着几块巧克力,生怕儿媳饿着,生怕生孩子的时候没有力气,给她加一点能量。老太太对儿媳的关怀,让科室里所有的人,甚至病友,都以为她们是母女俩,而不是婆媳俩。
张老太太是我的邻居,她的小儿媳已经临产。儿媳来妇产科住院,张太太跟随前后,陪伴左右,手里还提着几块巧克力,生怕儿媳饿着,生怕生孩子的时候没有力气,给她加一点能量。老太太对儿媳的关怀,让科室里所有的人,甚至病友,都以为她们是母女俩,而不是婆媳俩。
可是,这样亲密无间的关系,就在那个下午的四点突然消失了。下午四点,助产士们正在忙着给张太太的儿媳接生,她已经进入第三产程。由于婴儿太大,产程进展缓慢。我也站在产妇身旁,给她擦汗、鼓劲,给她喂巧克力。
受张太太的嘱托,从医生到助产士都不敢怠慢。大家谨慎又仔细,一起守护着婴儿的降生。助产士芳芳满头大汗,一点一点按压胎儿的头先露。俞医生看见进展不快,就指导采取会阴侧切,来加快产程进展。一剪刀下去,鲜血直冒,婴儿被瞬间拉出。
可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孩儿脸色青紫,一身白花花胎脂,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助产士赶快吸婴儿口腔里的羊水,俞医生一把抓住婴儿的一双小足,将婴儿倒立拍打足心。三次后,“哇……”的一声啼哭,医生护士们脸才有了笑容,另一名助产士给婴儿称了斤两,盖了脚印,记录了性别,戴上了手腕带。就出去给等在门口多时的张太太及家人报喜了。
正当,医生护士们还在继续处理产妇伤口的时候。突然,门外传了“天啦!我们作了什么作孽呀!”接着张太太瘫坐在地下,双手捶胸嚎啕大哭。护士们听见哭声,推着急救车,医生们听见嚎叫,都一起奔向走廊。
一到现场,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张太太获悉小儿媳生的又是女儿,张老太太瞬间崩溃了,她喊着老张家绝后了。这一幕,让医生护士们哭笑不得,还要安抚老太太,确保意外发生。
张老太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但是,老天就偏偏要琢弄她。
张太太有四个儿子,个个身强体壮,牛大马高。在那个年代 家里有这样几个儿子,真是令人羡慕,外人更不敢欺负。尽管,老太太有那么多的和尚头,有时候在家打起架来,她一点招也没有,还有她的三儿子,四儿子经常在外打架闯祸。
把老太太气个半死,她打儿子,他们跑的更快。骂儿子,他们嬉皮笑脸无所谓。老太太在家,没有几天省心的,她的老妹对她说,儿子多了真淘气,下一代少要几个和尚头。妹妹的这句话,姐姐听了脸一沉。
老太太吃尽了儿子多的苦头,但他还是不愿意儿子们生女儿。说来也奇怪,她生了四个儿子,而四个儿子连一个孙子也没有盼来。老太太这次来陪小儿媳住院生产,是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小儿媳身上。
老大儿子,生了一个女儿,老太太并没有说什么。当老二媳妇怀孕六个月的时候,老太太一定让儿子带儿媳妇去检查,她还动用了熟人。结果引产下来是一个儿子,老太太大哭了一场,还把医生抱怨一番。儿子媳妇痛苦莫及,是自己母亲所为,又有什么办法呢?老三,老太太再不敢说什么了,张家又添一千金。
到了老四儿子,儿媳妇一进门,老太太不知哪里弄来的偏方,说吃排骨补钙,生儿子的概率90%以上。小儿媳还没有怀孕,老太太就开始天天炖排骨汤,让小儿子儿媳妇住在家里吃在家里。儿媳怀孕后,身体一天天发胖,讨好老太太的邻居,经常对她说,这次一定是孙儿,您看她肚子向前尖。老太太听了真高兴,有时连嘴都合不拢。
老太太还是不放心,又找了算命先生,算了一卦,也肯定了怀的是男婴。
从此,老太太天天暗自喜乐,每次买婴孩的衣物玩具,几乎都是男孩用的。对儿媳也是特宝儿一样照顾着。胎儿三个月的时候,婆婆就让她在家休息。七个月的时候,每次外出都要儿子或自己陪同,生怕肚子里的孙儿有丝毫危险。这不,儿媳妇要生了,早早就与我联系,到我们医院妇产科生产,无形之中,给我们也增加了压力。
恰恰胎儿娩出时,又遇上了胎儿羊水吸入过多而窒息,幸亏经及时抢救,婴儿平安。想不到,老太太又在外面唱了一出大戏,打破了病房的寂静,我们也亲眼目睹了,重男轻女思想的痼疾,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儿媳产后,住在医院里,几次悄悄落泪,再也没有看见婆婆的陪伴了。难道生女孩,是儿媳的错吗?愚昧,愚昧,再愚昧不过了。现在电视剧《六姊妹》正在热播,看看更加深刻。
全球大数据显示,男女比例是平衡的。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封建时代猖獗。随着社会文明的加速发展,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在渐渐淡化。(故事发生在1991年)
写于2025.3.30-31
来源:凡溪12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