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热:这是追梦还是内卷?百万人考公大阵仗

摘要:每年一到国考报名,大家的朋友圈仿佛进入了“万军过独木桥”的直播现场。今年的341.6万人,更是让人直呼“卷到出汁”。说实话,这数据不仅让考生焦虑,也让吃瓜群众惊掉下巴:这考个公务员,难度赶上考清北了。

每年一到国考报名,大家的朋友圈仿佛进入了“万军过独木桥”的直播现场。今年的341.6万人,更是让人直呼“卷到出汁”。说实话,这数据不仅让考生焦虑,也让吃瓜群众惊掉下巴:这考个公务员,难度赶上考清北了。

先看看这竞争比例。热门岗位1.6万人抢1个名额,千里挑一都不够形容这种惨烈。普通岗位也要几十人争一个位置,最终录取率只有11.7%。用句扎心的话说,341.6万的考生中,注定有300万是“陪跑”,拼尽全力却只能回头继续找工作。看到这儿,真想问一句:为什么大家明知道难,却还挤破头往里钻?

答案很现实:稳定。疫情、经济压力、裁员潮,这几年让大家对“铁饭碗”的追求比以往更狂热。公务员工资不一定高,但胜在旱涝保收,谁都知道这活儿稳得像颗钉子。加上社会认可度高、身份光鲜,亲戚朋友提起来倍有面子。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公务员几乎是“一劳永逸”的代名词。

更别提一些公务员岗位还自带资源倾斜,后续发展空间稳步上升。有背景的考生借势进入体制,没背景的靠努力搭上一辆“通往稳妥未来的车”。这种情况下,公务员考试成了不少人最优甚至唯一的选择。

但再回头看看,这股考公热潮背后,藏着不少隐忧。最显而易见的,是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眼下,全国1120万应届毕业生,很多人无奈发现,市场上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不多,或者根本无法提供稳定的职业前景。于是,“不考公就失业”的焦虑驱使更多人投入这场竞争,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更深层次的困境,是社会对于职业价值的单一定义。公务员成了优质职业的代名词,其他行业则被挤到边缘。尤其是一些需要创新、冒险的岗位,在稳定光环面前,显得“不靠谱”。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可能会失去多样化的活力。

面对这种“几百人同爬一座山”的局面,谁都想当那个登顶者,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认,成功不仅靠实力,还需要天时地利甚至一丝运气。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考公只是个起点,失败者不该被嘲笑,成功者也不是终点。

从社会层面看,解决考公热的关键在于创造更多优质的职业选择。体制内不是唯一的好选择,体制外也可以大有作为。如果社会能提供更丰富的就业机会,给年轻人更多发挥才能的平台,或许“考公内卷”就不至于继续加剧。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不考公务员,你会选择怎样的职业路径?是追求稳定,还是寻找更多可能?快来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武林至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