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IFI发烧友群体中,“科HI”用户占有不小的比例,而且众所周知的是,拓品这无疑是科HI界的首席品牌,而追求高指标性能的用户往往对于Delta-Sigma芯片的解码器有比较严苛的要求,但对R2R却相对宽容,因为似乎在大家的印象里,R2R的“好听”是一个基础概念
HIFI发烧友群体中,“科HI”用户占有不小的比例,而且众所周知的是,拓品这无疑是科HI界的首席品牌,而追求高指标性能的用户往往对于Delta-Sigma芯片的解码器有比较严苛的要求,但对R2R却相对宽容,因为似乎在大家的印象里,R2R的“好听”是一个基础概念,指标锦上添花、但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对于DS芯片而言,低指标即是原罪。在这看似不成逻辑的观念背后,也反映了大家对R2R的认知现状——这是一个“国民度”很好的解码架构,尤其是放在拓品的产品体系里,可以说Centaurus半人马座是一个具备空前吸引力的型号,而且是一台可以让你“不折腾”的机器。
在展会上听到的半人马座搭配了拓品自家的A70Pro耳放,在驱动HD800S时除了耳放部分给到了很足的推力外,音色部分我的评价是“甚至可以听听口水歌”,这个对于HD800S的驱动表现来说其实已经是很高的褒奖,而功劳自然是来自于半人马座这台解码器。半人马座可以说和D90III Discrete是拓品家的“平行旗舰”,但作为欣赏音乐的用途来说,我自然是更加推荐半人马座,它的音色、耳放的适配度、折腾起来的难度是比D90II小得多的,虽然我认为素质上限明显是D90III Discrete更高,但不同的折腾玩法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下文我们接着聊。
拓品家族的产品,体积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点,之前也拿他们的A90D在桌面上用了很久的时间,这台半人马座也是一个典型的“桌面友好型”机器,各位如果买了前阵子的ddHiFi桌面支架的话,在架子下面摆上一台半人马座、一台A90D可以说毫无违和感,而且外形设计也开始有了一点家族风格,会给人一种专业监听线品牌的形象感受。
背面布局一目了然,一组XLR、一组RCA,数字输入口非常齐全,USB、I2S、AES、光纤、同轴,尤其是在这么小的机身内能标配AES可以说相当好评了,蓝牙输入的规格也支持到LDAC和aptX Adaptive编码。trigger的接口对于玩叠叠乐的用户来说是比较实用的,用3.5对录线连接两台机器,可以一台遥控器直接联动开关机。之前写A90D的时候吐槽过拓品的机器对于一些发烧级电源线不太友好,一些比较大插尾容易挡开关,半人马座也还是有这个问题,但我这次并不会太过讨厌这个点,一来它的背面确实已经用到极限了,而且半人马座我试下来,换电源线、包括数字类线材的折腾潜力并不大,不论是声音动态、还是结像、信息量等方面,各种搭配下的声音都比较稳定,属于下限很高、但是上限不如D90 III Discrete,所以对于不想折腾电源、线材的用户来说,半人马座要比D90II这类机器省心的多,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花在折腾后端的耳放或者音源上。
操作方面,机身正面给到的按钮比较有限,我建议还是搭配官方附赠的遥控器使用,对于各种功能和输入/输出的切换比较直观,逻辑也相当简单,比如最典型的圆形按键,左右切换输入源、上下切换输出增益,没有任何上手成本,如果你在机身内调节了PEQ方案的话,独立的FIR按钮就可以直接切换你设置好的预设。半人马座本身并没有搭载模拟型的前级音量调节功能,但是可以直接通过调节DAC的输出电平来调整音量,虽然这种“前级”方式对音质有损,但这个功能的加入我举双手赞成,对于接驳音箱但是不想单独购买前级的用户来说是比较省心的。
核心的解码部分,半人马座采用了正反面各4组电阻阵列网络,总共8组,正面4组专为DSD解码设计,称之为“矢量步进电阻网络”,而另外4组负责PCM解码,构建经典的R2R结构,还有CPLD处理时钟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大幅度优化。作为一台R2R的机器,半人马座的指标是非常夸张的,130dB的动态范围指标在行业里一骑绝尘,信纳比也达到了夸张的111dB,所以半人马座作为目前R2R解码器金字塔尖的性能,声音素质自然是非常有保证的,但对于拓品而言,却只是“基操”,而真正让我欣慰的,还是声音部分。
机器最先到家的时候,我用一组XLR输出给了我的钰龙PA1前级耳放唱放一体机,再用一组RCA接到了我的Allnic HPA-5000XL上,前者是我的桌面无源音箱多媒体系统的中枢,后者是我用来听手头高端大耳的机器,一石一胆,但我听下来发现,半人马座那种R2R特有的润泽、以及一定的声音粘滞感是非常明显的,绝非你想像中的那种科HI声、或者所谓“真水无香”的监听声,甚至可以说半人马座是一台调味挺重的机器,但调味的点不在于声音的染色、而是声音的速度感、粘滞感、宽松度、结像厚度等多方面带来的。首先最典型的就是,半人马座的中频结像要比D90 III Discrete之类的机器丰满很多、人声的口型也更大,但是细节非常丰富,这一点在音箱系统上尤为明显,因为我平时的主力解码是YBA Genesis S2这种比较有韵味的机型,前级PA1是中性偏暖,所以我在后级的部分选择了一台D类放大器,当半人马座介入这套系统以后,我的音箱呈现出了一种人声丰满、气息突出、中频的存在感略强的特质,声场的边缘要更清晰了一些,这里除了和YBA的素质差距之外,其实单听流行人声来说,整套系统的降级幅度并不多,主要缩减的是声场规模和结像清晰度,不是重度古典爱好者的话,半人马座的表现已经相当优秀。
在耳机系统里,半人马座的声场并非劣势,不论是接在HPA-5000XL上还是自家的A90D上,它的声场规模都是比较规整、尤其是纵深保留的不错,并没有因为人声部分的厚度而影响声音的规模度与立体感,这一点在很多偏韵味型的解码上并不多见。而在素质层面,半人马座的透明度、信息量是准万元级的水准,和更高阶的产品相比,可能是出于模拟电路规模的差异,它的低频落地感与大动态是相对孱弱的一环,这一点我前文也提过了,即便是给它上到比较好的电源环境和线材也都不太容易像D90III Discrete那样“榨”出更多的潜力。不过和D90III Discrete相比,半人马座哪怕是给到一条打印机的USB线也能够出好声,结像有厚度、圆润、能量感非常平顺,高频没有什么火气、线条感不生硬,人声更是比较宽松耐听的那种路子。虽然展会上我没有听出OS/NOS的太大区别,但是在我家中的系统下,我推荐大家开启OS模式、并且一定要把ASIO驱动(拓品官网在国内的访问速度较慢,下载不了的话建议找客服要)给打上,不仅完全不会牺牲半人马座的宽松度,还能够有效把结像的表现给提升一大截。在搭配建议上,我不建议半人马座接一些比较传统风格的胆机,和自家的耳放其实都是比较匹配的,而如果是像高登GA10、或者凯音HA300系列的那种硬朗型、或者所谓的“胆机石声”的机器倒也没什么问题,总体思路还是,后端的东西尽可能走“素质路线”,可以最大化发挥半人马座的性能与味道优势。
售价5K出头的半人马座,貌似又是一台非常典型的“错位竞争”的例子,极致的机身指标、以及符合大家刻板印象中R2R应有的韵味,虽然底子还是拓品家一贯的那种中性透明,但你还真在拓品家别的机器里找不到如此宽松润泽、适合听人声、且古典的“丝滑感”要大于“力道感”的机器,所以,这不仅是一台同价位值得种草的解码器、也是拓品家但凡带解码的机器里,我认为单纯在“悦耳”程度上最佳的产品。
来源:李凌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