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农大(二)丨余红卫:农大心,教育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31 22:34 3

摘要:巍巍农大,百廿风华。2025年是学校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阔步迈进的关键时刻、决胜之年,全体农大人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决战决胜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编者按:巍巍农大,百廿风华。2025年是学校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阔步迈进的关键时刻、决胜之年,全体农大人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决战决胜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为赓续传承百廿农大的文化基因,汇聚起共筑“农大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学校面向广大师生广泛征集了“我和我的农大故事”。一段段平凡却炽热的经历,串联起农大人拼搏奋斗的脉搏,汇聚成“一个校、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赢”的“五个一”家校情怀,激发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干事创业热情,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刊发这些真挚动人的故事,带您感受农大人的初心与情怀。第二期推出《余红卫:农大心,教育情》

余红卫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余红卫,“出彩河南人”2023年度最美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外国语学院教师

“我与农大的故事,是拼搏奋进,一路追光的故事。”

2006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了河南农业大学,成为了一名幸福的农大人。岁月匆匆,时节如流,至今我已在农大外国语学院工作生活了19年,在三尺讲台也已经耕耘了37年。回首过往,细细梳理,书桌边多少个埋头乐学的夜晚,讲台上无数个意趣盎然的瞬间,校园里一次次直达内心的温暖,如同串串晶莹剔透的珠贝,丰润了岁月,照亮了心间。

我第一次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是在18岁中专毕业那一年。那是一个只有几排灰色和红色砖瓦房的乡村中学,我的很多学生要走好几里乡间小路来上学,书包里的一块馒头夹几根咸菜就是他们的午餐。每到雨天,看到他们衣服几乎湿透、两脚泥巴地跑进教室,我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孩子求知的不易和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也更感觉到教师肩膀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站好三尺讲台,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获得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之后又通过成人高招,获河南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历,2006年获广西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我用了18年去修补我的学历之桶,用持续不断地学习去拓展教学的源头活水。随着学历的提升,我也从乡村中学教师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在今天的大学课堂上,从那一个个或青春洋溢或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我的乡村学生,他们脚步跋涉了一路的辛苦、肩上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心中炽热着自己的梦想,走进了大学校园。教好一个孩子,成就一个梦想,幸福一个家庭,而千千万万的孩子,就组成了我们强大的国家和美丽和谐的社会。作为一名教师,责任何其重大!只有教师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才能传播光,传承爱,才能肩负起传道授业的使命。一路走来,我感受到:学习带来智慧,成长孕育希望,奋斗创造快乐,春华秋实见证一年收获,乐教爱生成就职业幸福!

在农大工作的19年里,我一直担任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国际视野拓展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扎实的外语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在我们学校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致力于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辅助推动优势学科发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和我们大英团队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让课堂上短短的45分钟能够更好地从专业知识、思想品德和心理情感多个方面给养到学生。课堂上,当学生的眼睛像向日葵一样跟着老师在班级里移动,当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自信的手,当学生随着老师睿智的语言开心地笑、伴着老师温暖的目光敞开了心,当学生在短短四周的听说课结束时,高兴地说:“老师,听说课收获太大了,我已经开始学会用英语思维了!”当学生在顺利考研上岸后,第一时间发来录取的截图,感谢老师对英语阅读、写作以及面试口语的辅导,此时此刻,我深深感觉到:教学是双向收获的、教育是充满幸福的、三尺讲台是值得敬畏的。

在农大工作的这些年里,我不仅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也获得了很多沉甸甸的荣誉。我曾经获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河南省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农大是厚生丰民的大地,农大人是一颗颗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和结出硕果。过往的所有收获,我都无比感恩学校这块沃土,感谢学院的精心培养。特别是参评“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的过程让我终生难忘,学校领导很关心,宣传部很敬业,学院领导关怀备至,全校师生大力支持。燕萍书记对工作一腔热情、追求尽善尽美,令人心生钦佩。她严爱有加,对评审材料字斟句酌地修改,一丝不苟。拍摄视频时,她觉得我的服装不太正式,拿出自己的西服,让我一件件试穿,直至是她满意的外语形象。学校教师节表彰会那天,她一字一句帮我修改发言稿,还非常细心地为我把发言稿粘贴在精心准备的文件夹里,既美观大方,又便于翻阅,这些细节令我每次回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感动!俊杰院长宽厚仁慈,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他多年来对我教学上指导、科研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每次工作谈话,也都要在开始或结束时关心我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次参评活动中,他在百忙中抽空接受媒体的采访,为我加油助力!学院所有领导和老师都一直关心支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予我力量。在科技馆颁奖那天,学院贴心安排,让黄彪老师一直陪伴我帮忙照应拍照、采访等事务,引来无数羡慕。一起领奖的河南科技大学的“红薯大王”侯文邦老师说:“这就是农大风格,啥时候都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都有帮手,有合作,有团队!”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是:教育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要努力做大先生、教育家;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心理活动的个体,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启动他们的动力引擎,才能在课堂上看到他们脸上有和老师同频共振的笑,眼中有熠熠生辉求知求真的光,内心有熊熊燃烧的奔赴未来、报效家国的情。

因爱而教,为教而学,回望过去,所有走过的路都是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的责任、对教育的热爱、对三尺讲台的敬畏、对所有支持和关爱的感恩和回报。有时候晚上看书、备课、写文章到深夜,看看前后楼上依然还有一个个窗口透着灯光,心里很暖、很亮、很幸福,我想:那一盏盏灯后,应该也是一个个对知识、对教育永葆炽热情怀的人!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热泪?因为我对农大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一直追梦风雨兼程,因为我对教师这份职业饱含深情!我深感幸运,我是心有大爱、沐光而行的农大家庭中的一位;我无比自豪,我是齐心协力、勇毅奋进的外语团队中的一员!今天,农大创新发展的宏图画卷已经打开,在中原大地建设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是所有农大人共同的美好愿景和奋斗目标,这必将是农大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我很荣幸能参与并见证这一伟大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我愿和所有农大人一起,坚持一个校、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赢的家校情怀,饱蘸拼搏笔墨,书写奋进华章,一路追光前行!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