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先生一家计划去日本看望在那边留学的孩子,二月份的时候,在同程旅行平台购买了总共花费15113元的家庭机票,原本想开开心心出发,却碰上了一件麻烦事。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明明可以直接抢,可最后还是退了850,现在的第三方平台可谓是离谱至极!
3月29日,高先生只因一次误操作,近万元打了水漂,当他寻找客服的时候,平台却以按规则需扣费拒绝,网友看到直呼“合理合法的抢”!
那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高先生一家计划去日本看望在那边留学的孩子,二月份的时候,在同程旅行平台购买了总共花费15113元的家庭机票,原本想开开心心出发,却碰上了一件麻烦事。
因为行程有了变化,高先生想把机票改签一下,结果操作的时候不小心点成了“退票”,这一下可让他损失惨重,将近一万元打了水漂,退给他了850元。
高先生发现情况不对,马上联系购票平台想办法补救,希望可以恢复订单,或者是改签补差价,但平台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只退还了5221元。
这让高先生十分生气,他也不是有意的,只是误操作,不过就算是自己取消,那也不应该直接扣除94%的手续费,因为这趟航班距离起飞还有5个月的时间。
这件事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机票退改签的高额费用问题,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希望能够得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高先生的遭遇并不少见,许多消费者都在机票退改签时遇到过费用过高的问题。消费者购买机票后,如果行程有变需要退票,经常被告知要扣除大部分费用,有些甚至高达95%。
还有些消费者仅仅是购票时选错了日期,几千元的机票就几乎等于作废,只能退回很少一部分钱,消费者感到非常无奈。
眼看沟通无果,高先生是选择在网络上求助,希望有网友可以给他一些建议,能够挽回一些损失,随后就有记者联系到了高先生,把事情了解之后,也是联系到了平台。
可平台却已按规则需扣除手续费为理由来拒绝退款,并且称已经告知总部,问题在处理中,平台的这种处理方式不禁让人生气。
退改签费用甚至比机票本身还贵,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这类规则应该更加透明,费用应该更加合理。
高先生他并非故意要退票,只是操作出了小问题,而且距离起飞时间还早,平台有足够的时间再把票卖出去,为什么还要扣这么多钱呢?
不仅仅是高先生,近年来,机票退改难、手续费过高的问题屡遭诟病,珠海周先生因选错时间退票,14232元机票仅退4992元,上海龚先生购票5分钟后退订,6000元机票仅退269元,类似案例显示,退票费普遍达票价的50%-90%,甚至超过票面金额。
按照民航规定,如果航空公司的问题导致航班取消,旅客可以获得全额退款,但是,如果旅客自己要退票,就需要根据退票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退票费。
实际情况是,航空公司和售票平台会根据机票的折扣力度设置更具体的退票规则,折扣越高的机票,退票手续费往往也越高。
这意味着,购买低价机票的旅客,如果退票,可能需要支付非常高昂的退票费,甚至相当于全部票款,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购票前务必仔细阅读退改签条款。
规定的不明确,让平台可以随意解释,这样就给收取高额退票费留下了机会,因为规则没有说清楚,平台就能自己说了算,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能要承担不合理的退票费用。
平台一心追求利益,容易忽略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天价”退票费的出现,暴露了行业规则对消费者权益的忽视,平台掌握更多信息,却常常把退改签的详细规定藏在复杂难懂的条款里,让消费者难以完全理解。
空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在盈利与服务间寻求平衡,当前,高铁等替代交通方式的服务提升正倒逼航司改革,东航、南航已试行24小时内“买贵退差”政策,但适用范围有限,长远来看,唯有提高规则透明度、优化服务体验,才能重建消费者信任。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经视直播---2025.03.30:《山西男子按平台提示退改签机票,扣费近万元引争议》
原文刊登于大象新闻---2025.03.31:《男子1.5万机票款退票被扣1.4万,平台:需扣除手续费》
原文刊登于潇湘晨报---2025.03.30:《男子退机票被扣费近万元!平台:按规则需扣费,还在处理中》
来源:影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