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比如,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先进技术,但是,大多数人对这项技术并不了解,有的骗子就打着“纳米技术”的旗号做虚假的宣传,声称其产品具有各种神奇的功效。
谎言和谣言之所以能让人相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知的局限
• 信息匮乏:当人们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了解有限时,容易接受那些看似合理的谎言或者谣言来填补信息的空白。
例如,在一些科学知识普及不足的地区,关于疾病的谣言容易传播,因为人们缺乏对疾病真正成因和治疗方法的了解。
再比如,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先进技术,但是,大多数人对这项技术并不了解,有的骗子就打着“纳米技术”的旗号做虚假的宣传,声称其产品具有各种神奇的功效。
• 思维定式:人们往往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固有观念来判断新信息。如果谎言或者谣言符合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就容易被相信。如认为某种食物具有神奇功效的谣言,就迎合了部分人追求健康又希望简单快捷的心理。
2、情感因素的影响
• 恐惧心理:当人们处于恐惧、焦虑等情绪中时,更容易相信能缓解他们情绪的谎言或者谣言。比如,在疫情初期,关于病毒传播途径的一些谣言,因人们对感染病毒的恐惧而广泛传播。
• 从众心理:很多人有跟随大众的心理,看到周围人都相信并传播某一谎言或者谣言,就会认为这些信息是真实的,从而跟风相信和传播。例如,一些热门的网络话题,即使缺乏事实依据,也会因大量网友的参与而被广泛传播。
3、传播者的技巧
• 权威性暗示:传播者若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或专业性的形象,往往容易让人相信其传播的谎言或者谣言。比如,一些所谓的“专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没有科学依据的言论,可能会因他们的身份而被部分人相信。例如,本人多年前去某地旅游,在某景区门口就遇到一群穿白大褂的医生模样的人在做“义诊”,煞有介事地给游客诊脉,说游客有什么病什么病,忽悠游客高价购买他们出售的所谓药品。
• 生动形象的表述:谎言或者谣言如果被描述得生动形象、细节丰富、神乎其神,就会增加可信度。例如,编造目击UFO的故事,因包含具体的时间、地点、UFO的形状等等细节,就可以让一些人深信不疑。
4、社会环境因素
• 信息传播环境复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迅速且广泛,谎言和谣言容易混杂在大量信息中被传播。
• 社会信任缺失:当社会中普遍存在信任危机的时候,人们对官方或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也会持怀疑态度,转而相信一些未经证实的谎言或者谣言。例如,对某些单位或某些人员不信任时,有关它们的负面谣言就容易被相信和传播。
来源:蓝天下的探路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