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0年6月9日,全军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气氛严肃而庄重。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正在台上发言时,工作人员匆匆递上一张纸条。仅仅扫了一眼,杨白冰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随即,他严厉地批评道:“有的大军区无组织无纪律,竟敢擅自超配师职干部,超配的干部一律无效!”这一番话
1990年6月9日,全军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气氛严肃而庄重。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正在台上发言时,工作人员匆匆递上一张纸条。仅仅扫了一眼,杨白冰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随即,他严厉地批评道:“有的大军区无组织无纪律,竟敢擅自超配师职干部,超配的干部一律无效!”这一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原本安静的会场一片哗然。矛头所指,正是济南军区。
违规事件浮出水面
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在会议结束后,心急如焚地赶回军区,第一时间向政委宋清渭汇报了此事,并询问是否要在军区内部播放杨白冰批评的录音。宋清渭毫不犹豫地回应:“放!”
宋清渭之所以如此坦然,是因为他清楚这封“举报信”所言属实。1989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议题聚焦于提拔年轻干部。宋清渭满怀热忱地发言,建议选拔优秀的年轻团长和政委进入作战师班子。他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同志的广泛认同,总政治部的一位领导也当场表示赞许。宋清渭以为此事已经得到默许,回到军区后,便没有向总政治部正式请示,就直接任命了一批师职干部。
直面批评,诚恳认错
得知被批评的消息当晚,宋清渭没有丝毫耽搁,立即拨通了杨白冰的电话。在电话中,他详细汇报了济南军区学习总政治部领导批评的情况,并态度坚定地表示:“我们坚决拥护总政治部的批评,一定照办。这件事我负全责,与其他领导干部无关。”宋清渭还主动提出,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军区党委会上公开检讨,同时以个人名义向总政治部递交检查报告,并且会按照指示撤销超配干部的任命,即便遇到阻力,他也会逐个做工作。
杨白冰听后,语气缓和下来,说道:“这件事关键是要总结教训,超配干部的问题并非你们军区独有,总部和其他大单位也存在。批评你们,主要是为了教育全军,既然你们认识到错误,检讨就不用写了,已下达的任命也不用撤销,也不必在大会上检查了。”
严于律己,主动担责
即便杨白冰这样表态,宋清渭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又拨通了总政治部副主任李继耐的电话,再次诚恳地表达了对总政治部领导批评的接受。在随后召开的军区党委会议上,宋清渭主动开展自我批评,承担了全部责任。
功过衡量,再度重用
或许有人会质疑,杨白冰是不是对济南军区的处理过于宽松?实则不然,批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宋清渭迅速认识到错误,并主动自我批评,已经达到了批评的初衷。宋清渭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对这样优秀的干部过重处分,无疑是军队的损失。
事实证明,组织的判断是正确的。1994年,宋清渭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晋升为上将军衔。在济南军区担任政委的7年时间里,军区司令员先后更换了李九龙、张万年和张太恒三位,而宋清渭始终坚守岗位,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与历任司令员密切配合,为军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军队自我监督、自我纠错的决心,也体现了对待干部功过的客观态度,为军队的健康发展树立了良好典范。
来源:历史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