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文学影视化的热与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07:53 2

摘要:近日,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收官。前一段时间,同样是“茅奖”作品、改编自陕西作家陈彦小说《主角》的剧集开机。从《平凡的世界》《装台》,到《人世间》《繁花》,严肃文学改编电视剧呈现持续升温态势,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平衡原

近日,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收官。前一段时间,同样是“茅奖”作品、改编自陕西作家陈彦小说《主角》的剧集开机。从《平凡的世界》《装台》,到《人世间》《繁花》,严肃文学改编电视剧呈现持续升温态势,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平衡原著文学内核与影视化需求,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是严肃文学影视化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双线交叉叙事到单线现代群像剧

《北上》电视剧以夏凤华、谢望和、邵星池、周海阔等运河沿岸六户家庭的命运沉浮为主线,通过“花街六子”走出运河花街、北上创业,最终重回运河的故事,描绘了千年运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变迁,再现了时代浪潮中的中国普通家庭群像与90后的成长轨迹。

播出期间,《北上》在同时段全国卫视频道所有节目中收视率排名第一,累计收视达3.9亿户次。但在收视率一路高升的同时,始终伴随着“魔改”“失真”等争议。

小说《北上》以双线交叉叙事的结构形式讲述了1901年与2014年的故事,其中意大利旅行家“小波罗”与翻译谢平遥等人物的冒险故事,构成了作品的核心。小说历史与现实交替展开,时空跨度宏大,展现了普通人与国家的命运交织,探讨了运河对中国政治、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影响,提出“到世界去”的开放命题。

由于影视化呈现和大众审美的需要,电视剧主要讲述了百年后的故事,重新构建2007年的运河背景,讲述了“花街六子”的青春成长故事。将原著双时空叙事改为单线现代群像剧,虽增加了戏剧张力,却因舍弃历史纵深而导致“运河文化”内核流失。有原著粉表示,这是将一部讲述运河文化的史诗性作品,变成了讲述家长里短的现代剧。电视剧的另一大争议在于“失真”。虽然有着李宇春、周杰伦等时代符号,但无论是家中装修摆设、人物穿戴打扮,还是昏黄的运镜,都仿佛是上世纪70年代风貌的重现。

●如何兼顾文学内核与影视表达

电视剧《北上》遇到的争议在严肃文学影视化的进程中并非孤例。贾平凹的《高兴》改编为电视剧后,将小说中的底层群体改为音乐教师,被指向偶像剧靠拢;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影视化后,虽然好评不断,但也有着弱化现实质感的质疑。

严肃文学改编为影视剧,需兼顾文学内核与影视表达。纵观成功的影视改编,首先是对原著精神内核的保留。改编需抓住原著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代变迁的展现,而非简单复刻情节。如《人世间》聚焦改革开放背景下普通家庭的命运起伏,通过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展现中国近五十年的沧桑巨变,引发观众共鸣;《繁花》聚焦20世纪90年代初,讲述了以阿宝为代表的小人物抓住机遇,改写命运、自我成长的故事,观众通过该剧得以回望改革开放的时代繁华。同时改编还需要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如《人生之路》在保留路遥原著现实主义基调的同时,加入青春成长、命运抉择等戏剧冲突,吸引年轻观众;《人世间》准确地展现了原作的气质,但又增加了温暖的底色,更加符合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

严肃文学要改编得好,导演和编剧的“功力”至关重要。《人世间》编剧王海鸰剧本写了两三年,数不清改过几稿,确保改编既符合影视节奏又保留文学深度;王家卫以个人美学重构《繁花》的文学气质,讲述了纸醉金迷的上海滩故事。这些都被视为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成功之作。

●更多文学作品将实现“破圈”传播

严肃文学兼具思想深度与时代共鸣,一向被视为影视剧创作的“富矿”。之前,“茅奖”作品《繁花》《人世间》《平凡的世界》等剧已通过收视与口碑验证了严肃文学的市场价值。3月3日,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主角》的同名电视剧开机。该剧由张艺谋监制,张嘉益、刘浩存、秦海璐、窦骁、翟子路领衔主演。这样的“顶级班底”引发业内外关注。与此同时,刘震云的《一日三秋》、王蒙的《这边风景》、李洱的《应物兄》、贾平凹的《秦腔》、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等都提上了影视化日程。2023年,中国作协曾制作了一本《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转化电视剧重点作品推荐》,里面有包括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内的100部重点IP,更多文学作品将实现“破圈”传播。

严肃文学改编热潮本质是行业对优质内容稀缺性的回应,其成功依赖于对文学精神的精准提炼与影视语言的创造性转化,如何在商业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之间建立更可持续的平衡机制,是当前影视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