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学家庭教育,很多人只是在学知识。尤其在这个时代当妈妈,怀孕时就开始找各种书学习,有育儿的、生活的、夫妻关系的、家庭教育的,学得比任何一个时代妈妈的知识都多得多得多。可是这个时代的妈妈,好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焦虑。她们拥有那么多知识,真遇到问题的时候,依然发脾
前言
每周一,爱与幸福都会节选上周郑委老师直播课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直播课第158/159讲:成就智慧父母的密钥
正文
今天的话题叫智慧家长的密钥。在讲密钥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词。第一个词叫知识。
我们学家庭教育,很多人只是在学知识。尤其在这个时代当妈妈,怀孕时就开始找各种书学习,有育儿的、生活的、夫妻关系的、家庭教育的,学得比任何一个时代妈妈的知识都多得多得多。可是这个时代的妈妈,好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焦虑。她们拥有那么多知识,真遇到问题的时候,依然发脾气,依然着急,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知识”到底有没有用呢?
好比:
你知道了“什么是爱”这个知识,“爱是付出不求回报,爱是无条件的......”你背得滚瓜烂熟。
你也知道“怎么去爱”这个知识,“爱的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但是你回到家面对孩子和爱人的时候,才发现你没有“爱”这个东西。
也就是说:你懂得所有游泳的知识,你却没下水游过。
所以,“知识”只是为了让你拥有“爱”,而不是成为“爱”本身。
今天,我想把成就智慧家长秘诀最核心的四个词和四句话,送给大家。
途径、知识、方法
你想家庭幸福,想成为智慧父母,想孩子听你的话,想人生变得更美好,这三个词要分清,它们的关系更要弄清楚。
好比:我们学数学,“数学”是知识,学“数学”是不是有不同于学习“语文”、“体育”、“音乐”的学习方法?
那么,请问:
是学“知识”为了获得“方法”,还是通过“方法”获取“知识”?是“方法”能解决问题,还是“知识”能解决问题?
大家懵了吧!
我继续说:学“数学”需要学习“方法”,用学习“方法”获取数学“知识”。对吗?
那么,我们是拿“知识”去解题,还是拿“知识”加上“解题方法”去解题?
获取“知识”需要“方法”,去解题也需要“方法”,那“知识”和“方法”哪个更重要?
可怕的是,“知识”加上“方法”,可能能解决“数学”问题,却不一定能解决家庭问题。
你看,男人在家里往往是知识和方法最多的那个也是最没用的人。男人一说知识,一说方法,女人崩溃了,孩子不说话了。会吗?
父母给孩子道理、给方法,孩子小时候听听,长大了根本不理,是吗?
父母没办法,发脾气了,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听听,对吧!
如果“知识”和“方法”能让孩子听父母的,父母还需要发脾气吗?
最后发现,“情绪”好像比“知识”和“方法”还管用。
我想告诉大家,“知识”和“方法”并不能解决家庭问题,解决家庭问题还需要“途径”。
在正确的“途径”下,“知识”和“方法”还有点用。如果只有“知识”和“方法”,没有“途径”,所有的努力,都会烟消云散,事倍功半,落得一场空。
比如:
中国父母最简单的想法:好好学习,有好成绩,考好大学,然后找好工作就幸福了。
逻辑通不通?通。
但,你能走通吗?好好学习的孩子成绩都好吗?成绩好的孩子都能上好大学吗?名校毕业的孩子都有好工作吗?有好工作的人都幸福了吗?
今天谈智慧父母,我想说,家庭生活需要智慧,“知识”离“智慧”很远,成就智慧父母的“知识”和“方法”,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引领。
“方法”是手和脑的配合,能产生能力、产生经验,但不产生能量。
能力和经验可以解决非情感的、非幸福的、非人生的问题。但是家庭生活是在真情中的,是在生命的感知中的,它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脚。
“途径”则是心和脚的配合,心才有爱,才能情感流动,用脚去走这样的一条路,叫知行合一。
做事要用手和脑,需要有“方法”,生活要用心和脚,需要有“途径”。
很多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想静下心来拥有教育孩子的系统知识,却每天寻找着“方法”盯着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好,找不到“方法”就着急、烦恼,就否定自己、发脾气。这是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
一个学生平时没掌握知识,考试时想有好成绩,他的方法除了作弊还有啥,贿赂老师、偷改试卷、找人代考,那不就是投机取巧、自欺欺人、歪门邪道吗?
请记住,家庭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知识、总想办法”造成的。
有了“知识”,才有好“方法”;有了正确的“途径”,“知识”和“方法”才能用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所以,“知识”比“方法”重要,“知识”和“方法”要为“途径”服务。如果“知识”和“方法”不为正确的“途径”服务的话,知识越多越反动,方法越多越痛苦。
你想成就智慧家长,途径放在第一位,知识放在第二位,方法放在第三位。最后你发现,“途径”对了,“知识”、“方法”可以都没有,孩子也依然能优秀,这是更神奇的事儿。
这在中国儒家文化里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也是成就智慧家长密钥的第一句话。
途径、知识、方法是有先后顺序的。顺序搞清楚了,规律就展现在眼前了。在规律中,事情就能做好、做对、做人就能优秀、幸福。
更可怕的是,我们把学知识、找方法、努力的索取、尽情的享受,当成了人生的“途径”,一生可能只做4件事儿。
现在,有多少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教育就是:
学知识,知识学不好就不是好孩子了。
用方法,找不到方法就是笨蛋。
努力索取,努力要成绩,努力要工作,努力要挣钱,努力要买房子车子,索取不到就是失败者。
尽情享受,吃别人没吃过的,玩别人没玩过的,去见识别人没有见识过的,显得自己比别人强。如果没有尽情享受,没有显得比别人强,人生就没意义。
这就是当代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根源,更是我们生活中发生所有问题的根源。
第二句话:每个真实的发生都有之存在的意义,揭不开意义,发生就变成了问题;不探寻意义,人生就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这句话里有成为智慧家长的第四个词:“意义”。
【举例】
老师打来电话说:“你儿子在学校跟人打架了,你来一趟学校。”老师很生气。你听老师语气很生气,“我不能被老师的情绪所影响,是孩子打人了,还是有什么隐情呢?”
然后,你说:“老师啊,我现在单位的事儿特别重要,走不开,我明天再去行吗?”
晚上回来到家,“孩子,老师今天打电话说你跟人打架了,我觉得不一定完全是你的错,你愿意认真的跟妈妈讲一讲吗?”
孩子说:“妈妈,我打人了。”
“你打人了,咱们去道歉,好不好?”
“是因为他欺负了别人,我才打了他。”
“那你见义勇为啊,这值得称赞,但你也没跟老师好好的说呀。”
你看,上面的例子,是不是会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信任、支持……这不就是爱吗?在爱到孩子的同时,再去处理这件事,孩子会不会听话配合,会不会愿意正向面对这件事,问题是不是就能更好的解决?而这件事出现的意义是什么,一是考验我有没有爱的能力;二是让我有机会陪伴孩子学习如何正向面对问题。
任何事情发生,先不去应对,看看这件事的“意义”是啥,找到“意义”再去应对,那叫机遇。
我们要过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在每个真实发生中揭开人生的意义。
#第三句话 #
第三句话:没有“意义”的人生,只会遇到各种“问题”。“问题”要为“意义”服务,遇到问题先暂时不应对问题,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带给我的意义是什么?”一定要在探寻“意义”的基础之上,应对和解决“问题”,人生才能幸福,生命才有意义。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在正确的途径和意义上行走的父母,孩子是不需要父母教育的。孩子会跟在父母屁股后面去探寻生命意义的。
不想意义的人混过一生。
想过意义的人错过一生。
想错意义的人过错一生。
没有意义的人虚无一生。
这些是我自己整理的四种不同“意义”的人生,你是哪一种?
#第四句话 #
太多人想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想不出答案,因为意义是一个无限的概念,它就没有答案。
请记住:人生的意义绝不是一个结果,所以它没有答案。
所以,我要送给大家的第四句话是:和真正有人生意义的人在一起,坚持做有意义的事儿,不断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
这一句话是我总结人生意义特别到位的一句话,希望你能珍惜这句话。
有意义的人是可以改变的,有意义的事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探寻意义的这条路是永远不变的。
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看苏东坡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看孔子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庄子、王阳明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同的时间段,跟不同的人和事在一起,探寻人生意义,直到死去。如果想走捷径,那就去了脱一下生死,即探寻生死的意义。
结语
成就智慧家长的四个词:意义、途径、知识、方法。
意义,就是我要去哪儿?
途径,就是我走什么样的路?
知识,是我学什么东西,能走这样的路,去那里?
方法,是我在学知识、走正确的路、去找意义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我怎么去解决。
父母这样走,孩子不用教。因为孩子会跟在父母的屁股后面,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去探寻生命的意义。
所以,成就智慧父母的密钥就是:要么父母有意义的活着,走在正道上,拥有正确的知识,想正确的方法,引领孩子的人生。要么父母就想办法让孩子喜欢和热爱真正有意义、走在正道上的人,你的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这两条路都能让你成为智慧父母。
本文知识产权归爱与幸福所有!
来源: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