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安三万里》的票房不如《哪吒2》?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08:46 2

摘要:就拿《哪吒2》说事,虽然他脱胎于《封神演义》,但他没有描述封神那庞大的世界观,只围绕陈塘关和哪吒、敖丙这一对CP展开,情节简单,对小孩子来说,很容易接受。

《长安三万里》的票房18.24亿,在动画电影里也是佼佼者。

为什么他比不上《哪吒2》,在我看来,和故事与作品的面向观众不同。

一部电影想让所有的人都走进电影院,他必须给所有进电影院的人都提供情绪价值。

就拿《哪吒2》说事,虽然他脱胎于《封神演义》,但他没有描述封神那庞大的世界观,只围绕陈塘关和哪吒、敖丙这一对CP展开,情节简单,对小孩子来说,很容易接受。

面对小孩子,哪吒的说法,还有一些高等人看不惯的“屎尿屁”梗,收获了大量儿童的好感,他们跟着模仿,这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屎尿屁虽然三俗,但对于所有层次的人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玩笑。

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申公豹的角色转变,从一个一昧的坏人,就因为了因为不受重视而黑化的小镇作题家,这个设定和《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一样,增加了人物的立体度,给这个角度也增加了一些讨论度,更重要的是,小题作题家的身份,对应了社会上大多数的职场打工人。

阶级固化,有人出生在罗马,而有人一生都是牛马。这种感同身受描述,让好多人哪怕讨厌申公豹,也有点理解他的黑化。

而敖光、敖闫兄妹四人的出场,又引了一波话题。敖光长相帅气,收获了一群腐女的小心心。

而敖闫虽然是坏人,但妖媚的长相,更是让人过目不望。

这一下,腐女的情绪也照顾到了。

而故事里,溢得满满的母爱,哪吒敖丙出发前,殷夫人追着叮嘱的样子,像不像我们出远门时,妈妈追着我们说的“一系列废话”?这一幕哪一个人代入不了?

哪吒中了穿心咒,殷夫人不顾骨针穿破身体的剧痛,也要拥抱哪吒,是不是让所有人都流了不少的泪?

有感动的地方,有人性的闪光点,再加上土拨鼠、石矶娘娘等一系列搞笑的场面。

可以说,《哪吒2》的爆火,因为他抓住了能进电影院的几代人的痛点,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

而精工细作,处处的隐喻,又暗合了当今的国际形势。

这样的片子不爆,他合理吗?

相对于《哪吒2》,《长安三万里》在这一方面就有点不够了。

《长安三万里》的立意很不错,故事却有点成人向。家长们一听有李白、杜甫、高适,讲的是唐代诗人的故事,觉得对孩子的学习有益,就带他们进了电影院。

结果一开局,高适在讲故事,高适是谁?貌似他的诗主要是边塞诗,上课本的并不多,远远比李杜的知名度。

随着故事的展开,小孩子会发现,李白就这?杜甫就这?剧情?看不懂啊。

成人向的东西,太多了成人的思考,这对小孩子来说是超纲的。

说不好看吧,长安好漂亮的样子,柘枝舞跳得很好,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李白,喝酒、玩乐,貌似他的人生价值观也不对啊。

对于一些女性来说,这里面的角色都小眼睛,上身长,小短腿,想粉吧,就这?

这部剧最奇葩的是,处处在描写李白的伟大,通过剧中视角高适,天天都在夸李白。

但是李白本尊出场,却是莽撞,将高适当成了匪人,如果高适不会武功,开局的一剑就能要了他的命。李白自命不凡,要在黄鹤楼“一鸣惊人”,结果看到崔大诗人的诗,当场被打脸。

高适历经挫折而始终如一,而李白呢?为了向上爬,入赘豪门,在扬州强抢歌女,醉生梦死。

高适看不惯军中恶习,愤而离开,写诗讽刺,而李白呢?多年后变成了圆滚滚,后来因为失意又入了道门,一个入道门的仪式,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油腻与笨拙。

杜甫成了李白的无脑粉,李白又自命才高,却不肯沉下头做事。虽然李白的形象和历史上的差距不大,但几个片段的选择,还有与高适的强烈对比,却让李白成为配角,丑角。

试问这样的形象,怎么让小观众们对李白的形象认可,并认真学习他们的诗句呢。

在文中,为了配合李白的《将进酒》,导演创造了一个个绮丽的大场面,但大场面的落地,却是几个“诗人”在那里醉生死生,一片狼籍?

李白因为支持永王被关,明明是郭子仪搭救的,在片中却成了高适的功劳,还派了一个童子斥责李白!关键是李白还唯唯诺诺的认可了。滑天下之大稽!

长安三万里,终成废墟一片;煌煌盛唐,因为皇帝不作为,奸臣遍地,最终落下历史的帷幕。

我们印象里那个光芒万千的诗仙,现实却是一个醉生梦死,只留下了一篇篇巨作,却与国与民无益的酒疯子。

本来可以浓墨描写的杜甫,却是一个只混了三次出场的小配角。

相反在历史上各种钻营的高适,却成了甘于平淡,又不忘忧国忧民,还立下大功的英雄。

严武表示:我的功劳呢?怎么被抢了!

郭子仪表示:我才是安史之乱的主角好不!李白是我救的。

作者的移花接木,表面上描写了一个辉煌、庞大的长安,实际上呢?

这个片子与其叫《长安三万里》,还不如叫《高十五郎》呢!

总之,这个片子太过成人向,讲了太多成人的故事,适合有一些文史知识的艺术青年,而讲的故事却是在兜售私货,三观不能说不正确,至少与主题思想观是有一定的偏离的。

对于小观众来说,讲的什么故事?看不懂。

对于普通家长来说,讲的什么故事,这些人物和课本里的作者都对得上,但哪一个是?迷迷糊糊,许多本来在诗坛,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却草草而过。

对女性而言,讲的是什么?看不懂,有什么有趣的情节吗?不知道。

除了贡献一段柘枝舞,让网红们一比一还原之外,也就是那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将进酒》了。

总之,这一部电影是导演和编剧的自我表现,通过这一部剧,满足了他们对历史的重塑,满足了他们的“艺术”感,却唯独没有照顾到观众。

这样的片子,能拿到18亿,还是和他讲述的那个时代,里面出现的一系列历史人物有关。

至于故事本身?不好意思,亮点真G不到。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