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避雷,汽车钢材骗局,99%的购车者都被蒙蔽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1:06 2

摘要:几乎所有的汽车厂都在宣传自家的钢材用的有多好,并罗列一堆数据,乍一看都非常亮眼,然而事实是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汽车厂都在宣传自家的钢材用的有多好,并罗列一堆数据,乍一看都非常亮眼,然而事实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解密汽车钢材的骗局或者套路,相信99%的购车者都被蒙蔽了。

首先声明,这是网络上随便下载的一个图片,并不指向任何具体车企或者车型,只为能让大家看明白而已。

整车使用了65%以上的高强度钢,并大面积使用了超高强度钢,对ABC柱使用了强度1500MPa的热成型钢。

是不是很吸引人?你是不是认为这个车的安全性就更牛一些。

首先商家有没有虚假宣传,我们无法判断,但这里用到了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偷换概念。

金属强度,有两个重要指标,1、抗拉强度。2、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是指金属被拉断,也就是被完全破坏所需要的压力。

屈服强度是指金属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时所需要的压力。

很显然,抗拉强度一定是>屈服强度的。

然而,对车辆安全来讲,屈服强度显著比抗拉强度重要,这是考验车辆安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为一旦压力突破了屈服强度,驾乘人员就开始受到伤害,不用等到抗拉强度,人就压扁了。

厂家为什么要突出宣传抗拉强度,而不宣传屈服强度呢?

很简单,无非两个原因

A、抗拉强度数据比屈服强度大,具备更好的宣传效果。

B、屈抗比例小,屈服强度不高,不能用于宣传。

显然,这是一个笑话,强度是金属固有特性,不会因为用料多或者少就变化。

这就引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强度再高的钢材,只要用的少,更薄、更细,就不会有足够的安全冗余。

举例来说,我们用1800Mpa的马氏热成型钢做成绣花针,焊接成A柱,能保护你的安全吗?

所以要考虑整车钢材强度的同时,也要考虑车重。车辆越重,用的钢材越多,越厚,越结实。

对于燃油车来说,就是看说明书上的车重就可以了。对于新能源车,注意剥离电池的重量再比对车重。

车辆越重,越安全,越大越安全。

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

来源:美美的和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