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道安全监测是保障国家能源命脉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管道局就启动了光纤预警系统的自主研发工作。研发团队经过持续攻关,先后突破了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DVS)、分布式声波传感(DAS)等核心技术,特别是在2006年,光纤预警课题入选国家863计划后,系统研发
这是为您推送的第
4439篇文章
3月26日,从通信公司获悉
由管道局自主研发的
管道光纤预警系统
已成功应用于
国内外30余条在役油气管道
不仅如此
这一拥有57项油气预警监测类
自主专利的技术成果被科学技术部列为了
“国家重点新产品”
管道安全监测是保障国家能源命脉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管道局就启动了光纤预警系统的自主研发工作。研发团队经过持续攻关,先后突破了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DVS)、分布式声波传感(DAS)等核心技术,特别是在2006年,光纤预警课题入选国家863计划后,系统研发进入快车道,相继攻克了复杂环境下误报率高、定位精度不足等技术瓶颈。
模拟测试
在西气东输三线中卫段,系统曾准确识别出70公里外的非法施工;在中俄东线黑河首站,系统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下稳定运行;在北京天然气管道,系统多次预警城市施工对管道运行的潜在威胁……一个个成功案例印证着这项技术的可靠性。管道局一级工程师王飞介绍,“该系统实现了120公里超长距离无源监测,是常规监测距离的2.4倍,系统采用的‘背靠背验证’技术,有效报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大大提升了预警效率”。
“它就像给管道装上了‘神经末梢’。”很多一线管道员工这样评价。系统利用与管道同沟敷设的通信光缆作为传感介质,可实时监测管道周边5米范围内的人工挖掘、25米范围内的机械施工等各类威胁,定位精度达10米。
更令人称道的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对百万条现场数据的分析与学习,在去年西南管道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系统对重型车辆碾压、机械施工、人工挖掘等并发事件的AI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已达98%,获得了专家组好评。
这套系统改变了传统“人海战术”的巡检模式。传统人工巡检需要两人一组,每天最多巡检20公里,而光纤系统可实现全天候、全线路自动监测,效率提升数十倍。
此外,系统还能与北斗定位、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国家管网集团智慧管道建设中,该系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研发团队已着手开发
基于TGD(时间门控)的
下一代DAS预警系统
新系统将实现米级空间分辨率
灵敏度提升300%
这将为氢能管道、城市燃气管网等新业态
提供更精准的安全保障
喜欢本篇文章,请在文末右下角“点赞” “在看”吧!
来源:中国石油管道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