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数据的冲击力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在于其颠覆了传统零售业“低利润、低薪资”的刻板印象。胖东来用真金白银证明:在超市员工普遍月薪不足5000元的行业现状下,“高薪神话”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复制的商业逻辑。
3月28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周上公布“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店长月薪78058元”时,社交平台瞬间被“酸”与“赞”淹没。
有网友调侃:“这工资是来整顿职场的吗?”更多人感叹:“原来零售业可以如此体面。”
这一数据的冲击力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在于其颠覆了传统零售业“低利润、低薪资”的刻板印象。胖东来用真金白银证明:在超市员工普遍月薪不足5000元的行业现状下,“高薪神话”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复制的商业逻辑。
图片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视频截图
胖东来的核心逻辑是“员工第一,利润第二”。创始人于东来直言:“如果员工到手工资低于4000元,门店就该关闭。”这种“倒金字塔”分配模式,将员工幸福感视为企业根基。高薪之外,胖东来员工享有30-40天带薪年假、“委屈奖”补偿、甚至主管办公室配备30万元音响设备等福利。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裴中阳评价:“善待员工是第一生产力,员工待遇不是成本,而是资本性投入。”
高薪并非“慈善”,而是精明的商业策略。胖东来店长薪资仅占门店净利润的6.7%,却带来23%的销售额增长。其客单价比同行高42%,顾客回头率达89%,证明员工积极性直接转化为服务溢价。2024年胖东来利润达8亿元,2025年前两月销售额44亿元,税收1.9亿元,数据印证了“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
胖东来官网公开员工流失率(2025年2月仅0.12%)、文明奖励发放明细等数据。这种“无秘密”的透明姿态,既是对员工的尊重,也构筑了消费者信任的护城河。
胖东来的高薪资模式,同样面临着一些争议:资本投入与福利分配的可持续性矛盾、跨区域扩张中服务标准复制难题、以及 "家长式管理" 引发的私权边界争议。此前,于东来“彩礼禁令”引发的舆论风波,也折射出企业介入社会议题的复杂性。其初衷是倡导移风易俗,但“取消福利”的强制性手段被批“越界”。
尽管胖东来模式的高薪依赖仍不被看好,尽管“走不出河南”的诅咒仍然盘踞在胖东来头顶,然而,其启示已超越商业范畴:传统零售业靠压榨人力成本求存的时代正在终结,胖东来证明“员工价值”可以量化变现;企业盈利与员工尊严、消费者信任的“三重共赢”,为多方协同发展提供了微观样本。
胖东来的成功,本质是对商业本质的回归:“企业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创造利润,更要创造价值。”当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尊重与关怀,当消费者在购物中获得安全感与尊严,这样的商业生态才能真正穿越周期。正如网友所言:“它让我们相信,打工不必卑微,服务无需廉价。”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胖东来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善待员工,就是善待消费者,更是善待企业的未来。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选择,而是商业文明进阶的必然路径。
来源:农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