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新规修改,美丽足球必须鼓励进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1:41 2

摘要:英国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写过一本观点有趣的足球书籍,名叫《足球部落》(中文版翻译为《为什么是足球?》)。书中他如此总结足球这项运动的本质:对传统狩猎行为的模拟。


英国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写过一本观点有趣的足球书籍,名叫《足球部落》(中文版翻译为《为什么是足球?》)。书中他如此总结足球这项运动的本质:对传统狩猎行为的模拟。

狩猎有防御考虑,但主要是出于应对饥荒而产生的进攻本能——因此足球天然就鼓励进攻。在我接触足球的上世纪40年代末,我支持的俱乐部通常会在首发阵容中派出4名前锋,在落后的情况下,球队锋线出现6名进攻球员也是常有的事——在那个年代,足球人普遍天真地以为:前锋人数和进球数量是划等号的。

以目前的眼光看,当年各俱乐部使用的战术与阵型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因为球队如果在锋线上放置太多进攻球员,势必会造成球队阵型严重不平衡。这是足球运动发展的证明,相应的,我们对足球这项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发生进步。但不变的是我们对美丽足球的追求——美丽足球必须鼓励进攻。因此我对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近期提出的一系列新规修改举措,感到欣喜。

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足球竞赛规则》第12章第2节《间接任意球》部分作出重大修改,规定守门员持球时间若超过8秒(裁判会进行5秒的目视倒计时),裁判将判给对方球队一粒角球。

本赛季,“八秒规则”已经在英超二级联赛(即原英超预备队联赛,2022-23赛季由原来的U23梯队改为U21梯队参赛)、马耳他和意大利的比赛中进行了试验,效果积极。因此也促使IFAB决定从2025-26赛季起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实施这一规则,取代现有的“六秒原则”(即守门员持球超六秒应判罚间接任意球)。

过去两年来,大部分守门员一直无视原本的“六秒原则”,经常会明目张胆地使用拖延时间战术,而我从未见过有裁判对此进行处罚。球迷可能会问,为什么明明有规定却没人执行?部分原因在于,在禁区内判罚间接任意球的惩罚过于严厉,而且设置间接任意球的困难程度以及所需时间,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比赛进度。

在IFAB的数百场试验比赛中,只出现过四次守门员被罚“八秒违例”的情况。为什么数量这么少?因为守门员将被判罚角球视为重大威慑。要知道传统英伦球迷心目中,一粒角球基本等同于半个点球。此外裁判会在举手后倒数最后五秒,这同样对门将产生了明确的警示作用。

当然“八秒原则”新规出台后,我也听到了不少质疑声。比如阿森纳传奇、目前在天空体育担任评论员的保罗·默森。但其实他的担忧也代表了大部分球迷的观点,即新规出台的最大问题从来不是规则本身,更多在于对新规的执行力度。比如此前IFAB曾提醒裁判只有队长可以接近自己,但这条规则仅持续了几周,球员围堵裁判表达对判罚不满的情况依然存在——显然这条规定会在日后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假如“八秒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严格的执行,那它带来的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成为属于这个时代的“回传原则”。并对门将与后卫的脚下拿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引发更多战术变革的可能性。

此外我注意到,IFAB除了对门将手持球时间做出规定外,还将扩大对越位“日光原则”的试验。何谓“日光原则”?即球员只要身体任何合法触球部位与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齐平即为不越位。这项规则的修改得到了前阿森纳主帅、现国际足联技术总监阿尔塞纳·温格的大力倡导,很显然这项修改将给予进攻球员更多优势,但同时也可能意外导致防守球员回撤更深。因此IFAB有可能会在原本规定的基础上做出调整,认定球员只要躯干任何部位与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齐平即为不越位。

同时,IFAB还会继续加大VS系统的试验。什么是VS系统?它是一套精简版视频助理裁判系统,通过教练挑战机制运作。该系统允许教练在一场比赛中对裁判员的决定提出两次挑战,如果原决定被维持,则失去一次挑战机会——其机制类似于网球比赛中的鹰眼挑战。

由于VAR对设备安装所需的场地要求较高,因此很难在低级别和足球硬件较差的国家进行普及。

这些新规和试验都将引领一个“更鼓励进攻”、“过程更流畅”的足球运动。我很期待这些新规能在今夏改版后的首届世俱杯上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作者:基思·哈克特

编译:朱渊

本文原载于第910期《足球周刊》

发行日期:2025.3.10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足球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