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南京上演了一出“政府搬家记”:白下高新区管委会把自家办公楼腾出来,让给了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奇安信。在这场空间置换背后,是城市招商思维、服务理念的再升级——从“筑巢引凤”到“腾笼留凤”,南京用一栋楼,写活了营商环境这本经。
□刘大山
最近,南京上演了一出“政府搬家记”:白下高新区管委会把自家办公楼腾出来,让给了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奇安信。在这场空间置换背后,是城市招商思维、服务理念的再升级——从“筑巢引凤”到“腾笼留凤”,南京用一栋楼,写活了营商环境这本经。
都说招商难,难在诚意。在区域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筑巢引凤”已经是各地吸引企业的入驻的基础配置。然而,好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往往取决于“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效率。尤其奇安信这样的头部企业,缺的不是一个“巢”,而是马上就能“拎包入住”的黄金地段。他们看重的并非楼宇本身价值,而是需要更靠近技术研发资源,能够更快速融入城市产业生态。这就要求政府真正读懂企业的核心诉求,并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此次,南京果断将政府办公楼腾退给企业,表面看是让出了一栋楼,实际是让出了最好的产业生态位。这种“官退企进”的诚意,不仅解决了企业落地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一座城市“把C位让给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智慧。对政府来说,这样做看似舍了“颜面”,实则赚了里子。毕竟,龙头企业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又岂是一栋办公楼能比的?
或许有人说这是自找麻烦。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新办公楼的装修改造、老办公楼的搬家腾退,以及180余名工作人员的整体搬迁,其难度之大、辛劳之多,可想而知。但这恰恰证明了南京招商的赤诚之心:政策优惠谁都能给,办公场所也不稀罕,但把自家办公室让出来的魄力,可不是谁都有的。当别处还在比拼政策力度时,南京已经转向服务深度的竞争。这次“腾笼留凤”,换的不只是空间,更是思路:政府的“舒适圈”就该给企业的“发展圈”让路,最好的地段就该给科创企业,最优渥的环境就该服务于科创人才。
好的企业与好的城市,总是相互吸引、双向奔赴。你看,刚刚搬进新家的奇安信,已经开始谋划与南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和生态协同。南京用一栋楼换来的不只是一家企业,更是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正如奇安信研发总部负责人所言,“我们要大干一场了!”这不只是一家企业的豪情壮志,也是一座城市的进军号角。
这场发生在春天里的“腾笼留凤”故事,为地方政府招商工作增添了一段佳话,更为区域竞争树立了新的样板。优惠政策终会见顶,但服务创新的天花板还高着呢。真正的招商诚意,不是看口号响不响亮,而在于是否有勇气触动自身利益。能“筑巢”只是起点,肯“腾笼”才显格局。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