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邹平市民苗先生80多岁的老母亲因突发重症疾病住进了邹平市中医院急诊科病房,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经过这一周的治疗,我感觉中西医结合配合得很好,医生和护士都尽职尽责,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母亲恢复得非常好,我们非常感谢。”苗先生激动地说。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年来,邹平市中医院结合区域内服务对象特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擦亮特色医疗服务品牌。
前不久,邹平市民苗先生80多岁的老母亲因突发重症疾病住进了邹平市中医院急诊科病房,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经过这一周的治疗,我感觉中西医结合配合得很好,医生和护士都尽职尽责,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母亲恢复得非常好,我们非常感谢。”苗先生激动地说。
作为目前邹平市老城区唯一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受120急救服务半径调整的影响,自2024年4月份开始,邹平市中医院急诊量增长近五成,夜间急诊量较过去增加一倍多。邹平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寇强介绍,急诊患者当中大部分都是老城区群众,疾病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该院为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对急诊科科室人员进行了增加,对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全力满足老城区群众的急诊服务需求。
邹平市中医院结合区域内服务对象的特点,以打造“品质中医医院”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坚决把老城区医疗服务重担扛牢扛好,持续擦亮特色医疗服务品牌。该院急诊科护士长付小芳说:“目前我院所有救护车上全部配备刮痧板、针灸针等中医救治设备,比如有的病人中暑或者头痛,我们在救护车上就可以用刮痧板为其进行初步治疗;如果是一个简单的晕厥,我们可以用针灸针进行针刺、针灸等,效果非常明显。”
为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邹平市中医院还将中医养生和人文关怀进行融合,推出多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服务举措。在候诊大厅,大屏幕上循环播放中医养生讲座和五行音乐,书架上摆放有中医养生书籍供患者随时取阅,每天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准备至少2种以上的中药代茶饮等。“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为患者准备了带弯头的吸管,以满足不同卧位患者的饮水需求;治疗结束后,我们准备了无糖和有糖的饼干,以解决患者长时间治疗后的饥饿感问题。”邹平市中医院传统疗法科副护士长张会君说。
经过多年发展,邹平市中医院外治中心被评为滨州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中医外治规模在全省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邹平市中医院党委委员,传统疗法科主任、推拿科主任齐萍介绍,目前该院中医外治医护团队已经由刚开始的10余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32人,特色诊疗技术也由最初的10余种拓展到现在的60余种外治特色疗法和4种地域性的特色治疗,年服务量突破3.5万人次,实现了规模扩大、技术精进、服务升级的发展转变。
今年,邹平市中医院将重点做好急诊科、脾胃科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加大内分泌科、推拿科2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培训力度,遴选5个临床科室作为院级重点专科培养,按照市级医疗专科建设标准,推动整体专科诊疗能力提档升级,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我院将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加强中医传承培养,持续精业务、育人才、建名科,打造群众身边信得过的医疗服务品牌;同时树牢‘节约就是增收’理念,实现降本增效,保障医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邹平市中医院院委会成员、总会计师杨翠萍表示。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