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员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刻情感,进一步提升对我市“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的认知度,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历史和由来,3月28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举办第19期“大爱文化讲堂”——走进“济宁河道总督署展示馆”现场学习活动,特邀济宁市政协常委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员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刻情感,进一步提升对我市“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的认知度,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历史和由来,3月28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举办第19期“大爱文化讲堂”——走进“济宁河道总督署展示馆”现场学习活动,特邀济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济宁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名誉馆长杨义堂先生现场教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运河文化之旅。
“运河通,济宁兴”,河道总督署作为管理运河的中枢机构是济宁成为“运河之都”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在杨义堂先生的带领下,大家走进了以“砥柱中原 转漕上国”为布展主题的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展馆以互动模型、写真图版、壁画、视频等多种展示手法,再现了古代运河的河道走向、水利设施以及繁忙的运输场景。展示了元明清三代治河名臣的治河历程,据杨义堂先生讲述,在治理大运河的过程中,许多治水名臣为济宁的水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明朝的河道总督潘季驯在济宁主持修筑堤防、疏浚河道,缓解了水患,确保了水运的畅通和城市的稳定发展。他提出的“蓄泄结合,疏堵并用”的治水思想,为后来的治理者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奠定了济宁作为运河重镇的基础。而清朝时期的河道总督靳辅也在济宁整治河道、治理水患,保证了运河的通航和农业灌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林则徐在济宁履职期间也积极改善水利工程,强调河道疏浚和水利管理的重要性,确保运河的畅通和沿岸的安全。
展示馆中还复原了明清时期济宁市景,大运河上百舸争流,两岸商贾云集、商铺林立,重现了当年济宁的盛世繁华以及浓厚的烟火气息。随着参观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家对运河文化博大隽永的感受也越发深刻,深刻认识到运河文化利益民生,交通南北,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生活便利和幸福安宁,作为医务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心系百姓,执医为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做出新贡献。
杨义堂,济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运河文化推广人,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名誉馆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儒家文化三部曲《大孔府》《鲁国春秋》《千古家训》,运河文化三部曲《大运河》《北游记:苏禄王传》《河道总督》,抗战三部曲《大湖西》《抗战救护队》《昆张支队》等,获得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济宁市乔羽文艺奖等奖项。其大运河文学三部曲——《大运河》《北游记:苏禄王传》《河道总督》被誉为“黄河大运河战略的文学巨浪”。
来源:山东卫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