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在接受《酌见》访谈时透露,未来自己将引入AI系统选品,选品时长将由原先的8小时缩短到10分钟。同时,俞敏洪声称还将引入人工智能客服,预计可以处理83%的常规咨询。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在接受《酌见》访谈时透露,未来自己将引入AI系统选品,选品时长将由原先的8小时缩短到10分钟。同时,俞敏洪声称还将引入人工智能客服,预计可以处理83%的常规咨询。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中国人工智DeepSeek爆火,全世界的很多大企业也都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而俞敏洪此举,也是在尝试拥抱新科技,从俞敏洪的谈话中可以看的出来,拥抱人工智能,将为俞敏洪的旗下公司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选品时长。
但是,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尤其是喜欢在直播间购物的网友来说,对于人工智能选品还理解不多。在选品环节,人工智能到底能干那些活,真的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吗?我想,这是很多网友所关心的话题。
其实,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想要完全代替人工目前还做不到。想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知道选品涉及那些环节就可以知道人工智能能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了。一个直播间想要选择出适合自己直播带货的产品其实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完成以下五方面工作:
1、当前的用户需求和自己直播间的粉丝匹配程度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群体的用户,他们的市场需求肯定不一样。另外,自己直播间的粉丝,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只有这两方面匹配度相对比较大高时,这个产品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直播间受到欢迎。
其实,也就是保证当前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也是自己直播间粉丝们所欢迎的产品,这样选择出来的产品,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大。
显然,这一点所涉及的工作,更多的是需要进行大数据提取和分析,而这刚好是AI的强项。因此,这一点完全可以由AI代替人工来操作。
2、所选择产品的法律风险
许多产品不仅需要生产厂商具有正规的生产资质,还需要具有相关的行业类准入资质。同时,在产品宣传时还需要注意产品有可能带来的侵权风险、以及生产企业的经营风险等等。这一点所涉及的工作,其实也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排查,因此,完全可以交给AI来操作。
3、产品当前的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情况
这一点需要选品人员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同类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情况。对于线上销售和售后服务数据来说,采用AI获取数据相对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对于很多没有公开的线下销售和售后服务数据,就需要人工进行线下咨询了。因此,对于这一点来说,线上工作完全可以由AI来代替,但是,线下工作还需要人工来做,AI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
4、产品背后的性能指标对比
对于某些专业性很强的产品来说,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和性能指标,这都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才能够进行对比,从而筛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这一点,其实AI依然可以部分地代替人工完成,但还需要人工核实其准确性。
5、产品随机抽检、厂检
对于很多产品来说,厂家的宣传和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会存在差别。因此,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都需要人工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检和厂检,而这一点点工作,因为需要人工到现场,或者需要人工沟通检测事宜,AI目前还无法替代人工。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对于涉及数据提取和对比的工作,AI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对于至关重要的随机抽检和入厂检验来说,AI还无法完成。但是,即便如此,AI进入直播间选品环节,确实可以大幅度缩短选品的时长,提高选品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引入AI就可以忽视非常重要的随机抽检和入厂检测环节。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引入AI进行选品确实可以替代一大部分人工,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过剩的人员怎么办?
其实,要想解决过剩人员问题,只有以下两种办法:
1、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选品的数量,从而可以让原先过剩的员工参与新产品的选品。
也就是说,原本300人的选品团队可以维持日均1000万GMV,现在引入AI之后,维持同样的GMV只需要50人去选品了。那么,剩余的250人,只需要将日均GMV再增加5000万,便可以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了。
2、如果日均GMV确实无法提升时,此时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裁员。
也许有网友认为,这些过剩人员还可以进行内部转岗,但是,如果日均GMV没有提升的话,其他部门同样面临AI引入所带来的人员过剩问题。因此,转岗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存在。
来源:飞翔蓝天612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