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每亩倒贴200元?6成老农含泪签退地:这账越算越心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1 10:52 3

摘要:天还没亮,河北邯郸的王老汉就蹲在地头抽烟,脚边堆着刚掰的玉米棒子。"辛辛苦苦种了20亩地,卖完粮一算账,倒贴三千块!"他抖着手里的账本,"种子涨到猪肉价,粮价贱得不如矿泉水,这地种不得了!"这话戳中多少庄稼人的心窝子?

天还没亮,河北邯郸的王老汉就蹲在地头抽烟,脚边堆着刚掰的玉米棒子。"辛辛苦苦种了20亩地,卖完粮一算账,倒贴三千块!"他抖着手里的账本,"种子涨到猪肉价,粮价贱得不如矿泉水,这地种不得了!"这话戳中多少庄稼人的心窝子?

一、农资涨得比彩礼还猛,种地变成赔本买卖

在山东聊城,李婶掏出皱巴巴的记账本给记者看:

玉米种子‌:三年前25元/袋,现在68元(涨172%)

复合肥‌:去年160元/袋,今年220元(涨37.5%)

除草剂‌:每亩成本从15元涨到40元
"去年玉米亩产1200斤,收购价1.3元/斤,毛收入1560元。可光种子化肥就花了712元,浇地电费180元,收割机80元,净赚不到600块!"她掰着指头算,"进城当保洁一月挣3000,顶我种五亩地!"

二、粮价坐过山车,农民永远踩不准点

河南周口的张大哥去年囤了3万斤小麦,"听说国际粮价涨,想等个好价钱"。结果等到今年麦收季,收购价从1.5元/斤跌到1.15元,每斤净亏0.35元。"粮贩子说俄罗斯小麦比咱便宜三毛,外国粮食把咱坑惨了!"他蹲在粮仓前直捶腿。
更扎心的是价格倒挂:超市矿泉水2元/瓶(500ml),而小麦收购价1.15元/斤——相当于每斤粮食价格不到矿泉水的1/8。

三、靠天吃饭成了玩命赌博

在安徽阜阳,赵大叔指着开裂的水稻田红了眼眶:"七月灌浆期遇上大旱,河里抽不上水,打井花了8000块,最后亩产才600斤。"隔壁村老刘更惨,贷款买的30头猪遇上猪瘟,一星期死光,"连埋死猪的挖掘机钱都是借的"。
农业保险听着美,实际操作尽是坑:"一亩地保费20块,受灾了最多赔200,可我们光种子钱就赔进去100!"赵大叔掏出皱巴巴的保单,"保险公司说轻度干旱不算灾,得庄稼绝收才赔!"

四、补贴补不到心坎上,好政策成了画大饼

国家给的惠农政策不少,可到农民手里就变味:

种粮补贴‌:每亩100元,但连涨的化肥钱都抵不上

高标准农田‌:修了水泥渠却不通水,"验收完就没人管"

农机补贴‌:买台收割机补3万,可小农户根本买不起十几万的机器
"听说城里退休金又涨了,我们65岁的老农民每月128块养老金,买降压药都不够!"陕西渭南的孙奶奶撩起衣角擦眼泪。

五、年轻人用脚投票,村里只剩白发人

走进湖北黄冈的刘家湾,十户九空:

25岁的小刘在东莞送外卖:"一天跑80单挣400块,顶我爸种两亩稻子"

42岁的春梅在杭州当月嫂:"带娃包吃住月入8800,比养猪强十倍"
村支书老周叹气:"全村586亩地,现在230亩撂荒,野草长得比人高。过年时年轻人回来都说,宁可在城里住地下室,也不回来种地!"

转型曙光:新农人趟出活路
就在老庄稼汉们发愁时,一批年轻人杀回农村:

河北保定的王小龙‌:用抖音直播卖"故事玉米",把普通玉米包装成"童年味道",3个月卖出50万根,价格翻三倍

四川攀枝花的李姐‌:联合200户果农搞"果树认养",城里人花888元认领芒果树,年收入破百万

山东寿光的张技术员‌:教农民用手机控制大棚,温度湿度自动调节,西红柿亩产从8000斤涨到1.5万斤

"不是土地不养人,是老办法不赶趟了!"农业专家在田头拿着大喇叭喊,"得学会用电商、搞品牌、拼技术!"

来源:牛羊预混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