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为应对“三战”,优先引进了哪些黑科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16 16:49 2

摘要:2024年《欧洲安全与防务》网站刊载文章称,尽管为了应对技术挑战和预算限制已经做出了某些妥协和调整,但美国陆军继续在其多个现代化首要优先项目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美军远程精确火力、下一代战车、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网络、一体化防空反导、士兵杀伤力,以

编者按:2024年《欧洲安全与防务》网站刊载文章称,尽管为了应对技术挑战和预算限制已经做出了某些妥协和调整,但美国陆军继续在其多个现代化首要优先项目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美军远程精确火力、下一代战车、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网络、一体化防空反导、士兵杀伤力,以及可靠定位、导航与授时和合成训练环境等八个方面的能力组合进行简要介绍。

2017年,美国陆军启动了大规模现代化计划,确定了31个首要优先开发/采办项目,旨在全面支持本军种的军事转型。随后,另外4个开发/采办项目被添加到这一清单中,被称为31+4“标志性系统”清单(亦称“关键技术”清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标志性系统”/“关键技术”被认为是美国陆军实施多域作战(MDO)能力的关键。

战略中程火力系统亦称“提丰”(Typhon)武器系统

成立于2018年的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AFC)负责最初的31个首要优先开发/采办项目,而陆军快速能力与关键技术办公室(RCCTO)则负责指导其余4个开发/采办项目(这4个项目都与远程导弹系统或高能激光防御武器系统有关)。这35个开发/采办项目被分成八个类别的能力组合:远程精确火力(LRPF)、下一代战车(NGCV)、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FVL)、网络、一体化防空和导弹防御(IAMD,以下简称一体化防空反导)、士兵杀伤力(SL),以及可靠定位、导航与授时(A-PNT)和合成训练环境(STE)等能力组合。前六类被正式指定为美国陆军现代化优先事项,而最后两类则被称为“赋能优先事项”。

五角大楼已经确定需要加快涉及陆军转型关键技术能力的开发与采办。2021年10月,时任陆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将军宣布,到2023财年,35种系统/技术中的24种将“交付到士兵手中”。他随后澄清说,这一措辞不仅指相关系统的作战部署,还包括作战部队对系统原型和演示器进行测试与评估。事实上,到2023财年末(2023年10月31日),美国陆军仅差一种系统未交付而未能实现麦康维尔将军提出的目标,但只是因为在2023年10月31日之前,针对该系统进行的“士兵接触点”测试活动还没有结束。“士兵接触点”测试活动包括在系统原型研发过程中,直接从参试士兵那里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以确保系统未来能够在战场上有效发挥效能,而不仅仅是在实验室条件下。

美国陆军第一多域特遣部队装备的“暗鹰”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

在2021年10月之后的12个月里,美国陆军现代化首要优先项目出现了重大进展。一些系统已经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IOC)或早期作战能力(EOC),并开始向作战部队初步交付,而其他开发项目也正在取得切实进展。不过,某些项目落后于原定的时间表,而另一些项目则被彻底取消。

远程精确火力能力组合最初包括:一是增程加农炮(ERCA),即一种自行榴弹炮系统,旨在将现有身管火炮的射程扩大一倍;二是能够打击499千米外目标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三是射程超过500千米的战略中程火力系统(SMRF)(最初被命名为中程能力系统,MCS),本质上是“战斧”式巡航导弹和“标准”6(SM-6)型弹道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四是射程超过2775千米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系统。精确打击导弹、战略中程火力系统和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这三个项目被统称为“战略火力”能力组合。

由于其身管在发射过程中过度退化,造成弹道性能逐渐降低,增程加农炮原型设计于2024年3月终止。不过对增程身管火炮的需求仍然存在,美国陆军现在正在对现有的国外和国内火炮系统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发射新型远程弹药的潜力。据悉,该军种2025财年的预算申请包括5500万美元用于增程加农炮的研发。

精确打击导弹 于2023年11月成功完成了生产资格飞行测试。这符合从2024财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具备早期作战能力的“增量”1型精确打击导弹进行验收的标准。2023年12月8日,美国陆军宣布交付首批“增量”1型精确打击导弹,开始对其库存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进行更换工作。根据计划,“增量”1型精确打击导弹将于2025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该军种预算文件引用了未来推出“增量”2型精确打击导弹的计划,该导弹将于2026财年配备多模式导引头,以攻击移动目标;预计,“增量”2型精确打击导弹将于2028财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战略中程火力系统 亦称“提丰”(Typhon)武器系统,由运输起竖发射车、“战斧”式巡航导弹和“标准”6型弹道导弹、机动指挥控制车,以及配套保障车辆等组成。原型“提丰”武器系统于2022年12月开始交付。首批原型武器系统装备了一个炮兵连,配属美国陆军第1多域特遣部队,该炮兵连于2023年上半年成功进行了测试发射;第二个装备“提丰”武器系统的炮兵连于2024年1月组建。2024年4~5月,其中一个炮兵连被临时部署到菲律宾,旨在对“提丰”武器系统的早期作战能力进行测试。按照计划要求,美国陆军将至少编配4个拥有战略中程火力打击能力的炮兵连。

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该项目的开发一直受到技术延误的困扰,落后于计划的时间表。美国陆军最近的声明预计,将于2024财年末对全套系统进行一次飞行测试。无论何时成功完成,此次测试都将为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认证和后续装备第一个作战炮兵连(意味着具备早期作战能力)铺平道路。该军种已经声明,第一个炮兵连可以在认证后的11个月内满编接装8枚远程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陆军拒绝将M10“布克”归类为轻型坦克,而将其称为步兵突击战车

下一代战车能力组合包括四个项目:可选载人战车(OMFV),现被美国陆军称为XM30机械化步兵战车(MICV);多用途装甲车(AMPV);机动防护火力车辆(MPF),现被称为M10“布克”(Booker)战车(美国陆军也有将其称为“布克”轻型坦克)和机器人战车(RCV)。

目前,XM30机械化步兵战车属于一个“基于快速原型设计的中层采办”(MTA-RP)项目。2023年6月,美国陆军将该项目第三和第四阶段(即详细设计和原型制造与测试两个阶段)合同授予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提供基于“格里芬”III/Giffin III装甲战车开发的原型)和莱茵金属美国车辆公司(提供基于KF41“山猫”步兵战车开发的原型)。该军种计划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将XM30机械化步兵战车这一MTA-RP项目过渡到“主要能力采办途径”(MCAP)项目——“里程碑”(Milestone,是指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关键节点,标志着项目进度中的重要里程碑或可交付成果)B阶段,即全面的工程设计、制造与开发阶段,并在2027财年的“里程碑”C阶段(即生产和部署阶段)选择一家供应商。美国陆军计划于2028财年第一季度开始低速率初始生产(LRIP),并于2030财年做出全速率生产(FRP)的决定。

XM30机械化步兵战车属于一个“基于快速原型设计的中层采办”项目(MTA-RP)

AMPV多用途装甲车项目本应于2019年进入低速率初始生产阶段,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和生产方面面临的挑战推迟了测试车辆的交付时间,直到2021年10月才达到合同要求的低速率初始生产水平。2023年3月,驻扎乔治亚州斯图尔特堡的美国陆军第3步兵师第1装甲旅战斗队(ABCT)接装了满编数量的AMPV多用途装甲车。2023年9月,该军种将全速率生产合同授予美国贝宜系统公司。根据预算文件,美国陆军计划在2024财年采购81辆AMPV多用途装甲车,并为第三批全速率生产订单提供资金;总采购目标为2897辆。

低速率初始生产的第一辆M10“布克”战车已于2024年2月交付美国陆军。低速率初始生产的其他该型战车目前正由该军种空降部队进行评估,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IOT&E)活动计划于2025年1月进行。如果IOT&E结果令人满意,美国陆军将于2025财年第三季度做出全速率生产的决定。此外,美国陆军2025年的预算申请还包括为首批全速率生产33辆M10“布克”战车提供部分资金。据称,M10“布克”战车的全面部署定于2025财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机器人战车项目经历了重大调整和重组。三种不同尺寸、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平台的最初概念已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唯一一种能够集成各种任务系统的模块化平台。2023年9月,四家公司获得了第一阶段的(基础)原型设计合同。首批原型机器人战车于2024年8月完成交付;第二阶段全系统原型设计与制造承包商的筛选工作计划于2025财年进行,最终的生产决定将于2027财年做出。

2024年美国陆军协会年会和博览会(AUSA 2024)上展出的V-280“勇气”(Valor)直升机

未来垂直起降能力组合最初包括未来攻击侦察机(FARA)、未来远程攻击机(FLRAA)和未来战术无人机系统(FTUAS)项目。所有这些航空资产项目均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架构进行开发,以确保未来作战系统能够无缝集成相关技术。

作为现代化航空资产再平衡策略的一部分,未来攻击侦察机项目于2024年2月正式被取消。美国陆军高层领导引用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称,有人驾驶飞机空中侦察任务现在最好由配备传感器的多种类型的无人机执行。取消未来攻击侦察机项目节省的资金将用于无人机的开发与采办。

相比之下,倾转旋翼未来远程攻击机项目于2024年8月2日过渡到“里程碑”B阶段,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记录在案”采办项目。2022年12月,美国贝尔-德事隆公司(Bell Textron)赢得了基于其V-280“勇气”(Valor)直升机开发未来远程攻击机的合同,原型机目前已经进入全面的工程设计、制造与开发(EMD)阶段。美国陆军2025财年的预算申请涵盖了该项目“里程碑”B阶段之后的相关活动,包括继续开发数字骨干架构,以实现未来远程攻击机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架构的目标。第一架未来远程攻击机原型机计划于2026年进行飞行测试,低速率初始生产将于2028年开始。根据计划,美国陆军将于2030年为其第一支部队装备未来远程攻击机。

未来战术无人机系统是一种符合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架构标准的垂直起降机型,可搭载模块化传感器有效载荷。2024年4月25日,美国陆军宣布,这一“快速原型设计项目”的第二阶段已经对关键设计进行了评估,并明确了原型机的基线标准。同一新闻稿还宣称,美国Griffon航空航天和德事隆系统两家公司已获得第三和第四阶段的合同;其中,第三阶段将进行未来战术无人机的飞行演示,以达到项目“顶点”(即完成项目的开发),第四阶段将对生产准备进行评估。美国陆军计划于2026财年为其第一支作战部队装备未来战术无人机系统。

《统一网络计划》(UNP)旨在确保美国陆军各级部队能够实现完全安全的网络连接,包括与机载和地面车载/便携式传感器的连接。该计划将涵盖多种通信系统,旨在不断发展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统一网络计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一体化战术网(ITN),该网络包括无线电台、卫星、蜂窝网络节点、赛博系统和一些空地数据链,旨在为远征机动部队指挥官(从师长到排班长)提供战术网络。一体化战术网属于一个“快速原型设计项目”,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量“能力集”的开发(美国陆军于2021财年启动了一体化战术网“能力集”的开发)。截止到2022年第三季度末,“能力集21”已经在选定的步兵旅战斗队(ICBT)部署完毕;“能力集23”旨在利用当下可用的技术,解决美国陆军目前网络存在的能力缺失,以将升级后的一体化战术网能力扩展到“斯特赖克”旅和师级部队。按照五角大楼作战测试与评估办公室(DOT&E)的说法,“陆军正在将一体化战术网从‘基于快速原型设计与部署商用现货装备的中层采办’项目,过渡到对该战术网进行持续的试验测试和现代化升级。”

指挥所通用环境(CPCE)是美国陆军另外一个已取得较大进展的网络能力组合项目。主要子系统包括指挥所计算环境和车载计算环境,这些软件系统旨在能够在单个工作站上,为指挥/参谋人员和机动车辆提供整合在一个用户界面上的通用态势感知信息(亦称“通用态势图”),从而加快决策速度。目前,这两个子系统均已部署到美国陆军作战部队,并且每两年进行一次升级。

指挥所综合基础设施(CPI2)项目旨在使指挥所更加精简、机动和灵活,以提高生存能力。最初的“增量”0版本指挥所综合基础设施于2023年进行了有限用户测试。美国陆军计划于2024年底部署第一个装备“增量”0版本指挥所基础设施旅平台的旅级部队。2023年,升级版“增量”1指挥所基础设施平台已经达到“里程碑”B阶段的决策授权。在“增量”1版本指挥所基础设施平台的全面工程设计、制造与开发合同授予和生产之后,美国陆军计划于2025财年部署第一个装备该版本平台的部队。

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组合包括机动近程防空(M-SHORAD)、间瞄火力防护能力(IFPC)、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间瞄火力防护能力-高能激光(HEL)和间瞄火力防护能力-高功率微波(HPM)武器系统,以及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LTAMDS)等项目。

自2022年以来,美国陆军3个现役炮兵营已全部完成“增量”1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现在被正式命名为“斯托特中士”/Sgt. Stout防空系统)的装备工作。第四个现役炮兵营(以下称机动近程防空营)计划于2025财年第三季度开始装备。如果拨款到位,该军种还计划于2026~2030年期间为其国民警卫队各营装备“斯托特中士”防空系统。

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对“增量0”版本指挥所基础设施中的相关车辆进行作战测试

2024年4月,美国陆军宣布计划增编4个机动近程防空营。迄今为止,该军种3个现役机动近程防空营装备的是“斯托特中士”防空系统,即基于“斯特赖克”(8×8)轮式装甲车底盘开发的“增量”1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最初配备的武器包括:一套四联装FIM-92“毒刺”导弹(炮塔右侧)和一套两联装AGM-114L“长弓地狱火”导弹(炮塔左侧)(按照计划,炮塔两侧未来将各搭载一套四联装FIM-92“毒刺”导弹),以及一门30毫米链式机关炮。基于“斯特赖克”(8×8)轮式装甲车开发的“增量”3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将集成下一代近程拦截弹(NGSRI),以取代FIM-92“毒刺”导弹;下一代近程拦截弹的低速率初始生产预计于2028年完成。拟集成于轻型战术车辆(JLTV)或机器人车辆上的“增量”4被认为是一种更轻的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旨在支援下车部队的作战行动,并设想能够通过C-130运输机空运、可空投,并能够由直升机挂载运输。美国陆军希望于2027~2028年左右将“增量”4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装备相关炮兵部队,随后几年将其进行升级。

“增量”2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也是基于“斯特赖克”(8×8)轮式装甲车开发,集成的是50千瓦级高能激光武器,主要用于挫败来袭无人机和火炮威胁。美国雷声公司设计的原型系统在2023年初进行的实弹测试中显示,在对抗无人机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拦截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RAM)方面表现不理想。2023年9月,美国陆军炮兵部队的一个排装备了4辆“增量”2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原型,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2024年3月,该炮兵排被部署到伊拉克进行作战测试,美国陆军官员报告称其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致使陆军快速能力与关键技术办公室将“增量”2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推迟了向“记录方案”项目的过渡。令人意外的是,该军种于2024年3月将原型系统开发合同授予了另外两家开发商,预计于2025年交付。对“增量”2/3/4三款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的评估和比较预计将持续到2026年底。

基于间瞄火力防护能力项目开发的武器系统主要用于保护高价值的固定或半固定地点免遭来袭巡航导弹、无人机及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的攻击。由于难以与美国作战指挥系统集成,美国陆军2020~2021年根据“增量”1间瞄火力防护能力子项目,为其相关炮兵连购买的以色列“铁穹”(反火箭弹)系统从未使用过。根据“增量”2间瞄火力防护能力子项目,该军种于2021年9月授予美国Dynetics公司一份为期三年的合同,以为“持久盾牌”反导系统开发AIM-9X型拦截导弹的原型发射装置;该原型发射装置于2023年12月完成了旨在“降低风险”的AIM-9X型拦截导弹的飞行演示,并于2024年初被纳入美国陆军的开发测试项目;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计划于2026年进行,美国陆军计划于2027财年在关岛部署“持久盾牌”反导系统。

M-SHORAD机动近程防空系统现在被正式命名为“斯托特中士”

迄今为止的评估发现,AIM-9X型拦截导弹能够有效拦截无人机和火箭弹,但不足以对抗超音速巡航导弹。2024年6月,美国陆军间瞄火力防护能力项目办公室宣布,针对这些威胁,计划开发优化版本的第二种发射装置和拦截导弹;其开发周期可能需要5年时间,2029~2030年将进行低速率初始生产。

此外,美国陆军还计划增加以高能激光和高功率微波为武器的“增量”间瞄火力防护能力。2023年10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该军种签订合同,向间瞄火力防护能力-高能激光(IFPC-HEL)武器系统原型项目交付4套300千瓦级激光武器系统。然而,由于优先事项的调整变化,该系统原型项目的资金在2024财年预算中被大幅削减,实际上冻结了该项目;间瞄火力防护能力-高功率微波(IFPC HPM)武器系统项目(旨在对抗来袭“蜂群”无人机攻击)的资金在2025财年预算申请中也同样减少;不过,美国定向能武器制造商伊庇鲁斯公司(Epirus)于2024年还是交付了4套“列奥尼达”(Leonidas)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原型。

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系统将取代现有的用于“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AN/MPQ-53和AN/MPQ-65雷达。2024财年第一季度,美国陆军成功进行了几次测试,展示了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原型与该军种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IBCS)的集成能力。2024年8月,美国陆军宣布,授予雷声公司2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在2028年之前交付数量不详的具备早期作战能力的系统。该军种2025年预算申请要求,2025年将获得4套低层防空反导传感器系统,到2028年将产量提高到每年8套。

士兵杀伤力能力组合包括:下一代班组武器(NGSW)、增强型双目夜视镜(ENVG-B)和集成视觉增强系统(IVAS)三个项目。

下一代班组武器系列包括XM7步枪和XM250自动步枪,这两种步枪都采用了美国Vortex公司研制的下一代班组武器XM157火控系统(NGSW-FC),均可发射多种不同种类的新型6.8毫米弹药。2022年,美国陆军将下一代班组武器的研制生产合同授予瑞士西格-绍尔公司;2024年3月,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正式装备了下一代班组武器;美国陆军2025财年预算提案将为采购约20000支XM7步枪和XM250自动步枪,以及同等数量的XM157火控系统提供资金。

增强型双目夜视镜集成了图像增强和热像夜视设备,可在夜间和低光环境下提供较高的态势感知能力。2019年,美国陆军将其定型为AN/PSQ-42,并装备相关部队。2024年4月,该军种向美国L3哈瑞斯公司下达了总价值高达2.56亿美元的持续生产订单,这是增强型双目夜视镜“记录在案”项目的第一个订单,该项目“不定交付时间/不定交付数量”(IDIQ)的全面生产合同价值将在10年内总计达到近10亿美元。截止2024年年中,该公司已向美国陆军交付了约13000套AN/PSQ-42增强型双目夜视镜。

基于集成视觉增强系统项目开发的增强现实头盔具有平视显示器(HUD)投影功能,旨在提高士兵的态势感知能力。美国陆军已经采购了5000套IVAS 1.0版本增强现实头盔,并正在采购5000套经过有限用户测试的IVAS 1.1版本增强现实头盔,将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分配给选定的部队。在测试过程中,用户对这两个版本头盔的反馈褒贬不一,许多士兵抱怨头部和颈部疼痛,有时甚至会迷失方向。IVAS 1.2版本增强现实头盔目前正在处于原型设计中,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其测试已于2023年8月开始,并将持续到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连级用户评估为止,以为2025财年第四季度的全速率生产决策提供信息。自2023年底以来,美国陆军也在讨论基于“IVAS Next”集成视觉增强系统这一新的子项目开发“下一代”增强现实头盔面临的新竞争问题;在IVAS 1.2版本增强现实头盔尚未达到预期要求的情况下,这是否是一个万无一失的选择,或者将与IVAS 1.2版本增强现实头盔同步开发,仍有待观察。

众所周知,干扰和欺骗会导致GPS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产生错误的定位信息。可靠定位、导航与授时系统(以下简称A-PNT系统)可通过使用额外的PNT源(即定位、导航和授时源),以增强GPS系统的整体功能,尤其是可提供冗余来增强传统GPS系统的授时功能,因此部队可以继续进行机动、导航并确定目标。

基于非车载A-PNT系统(DAPS)项目开发的第二代手持式GPS军用代码接收机(即第二代手持式A-PNT系统)集成了多个PNT源,旨在确保部队在GPS系统挑战环境(指的是那些影响GPS系统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环境条件,包括高楼、山区、室内等,在这些地方GPS系统信号的接收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定位精度下降)中能够拥有有效进行瞄准、机动和通信所需的PNT数据。五角大楼作战测试与评估办公室得出结论,在GPS系统受到电子干扰的情况下,第二代手持式GPS军用代码接收机的性能优于当前的国防高级GPS接收机。2022年11月进行的有限用户测试推动了第二代手持式GPS军用代码接收机“里程碑”C阶段(即生产和部署阶段)的进展。2023年3月,美国陆军授予TRX公司一份为期7年、价值4.02亿美元的“不定交付时间/不定交付数量”的生产合同,以交付第二代手持式GPS军用代码接收机。自2023年10月以来,该接收机的交付一直在进行中。

采用XM157火控系统的XM7步枪

对于乘车部队来说,相应的项目被指定为“车载可靠定位、导航与授时”(MAPS)系统项目。第一代MAPS系统的部署于2019年9月开始,到2022年11月,美国陆军所有相关部队都已装备完毕。2022年9月,该军种授予本土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一份为期5年的第二代MAPS系统采购合同。预计到2024年底,美国陆军将做出全速率生产的决定。

合成训练环境能力组合旨在为美国陆军士兵和班组提供虚拟训练系统,以及利用现代技术复制战场体验的其他增强型训练工具。“增量”1实兵训练系统(LTS)能够综合利用实兵、虚拟和推演(即计算机兵棋推演)等关键要素,为士兵提供近似实战的逼真训练环境。其他要素包括能够模拟战场效果和“记录”预期命中率的仿真武器,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训练成本和风险。目前,美国陆军诸多的训练场都已装备了该系统,并正在组织相关培训。士兵/班组虚拟训练器(S/SVT)被设计成为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工具,采用自适应学习和智能辅导方法来解决训练中存在的差距。机动部队可以在不同的驻地进行轮换培训,从而减少士兵和部队往返训练场的时间和费用;一次最多可以培训15名士兵。士兵/班组虚拟训练器已于2021财年投入使用,美国陆军将继续对其进行升级。

结语

美国陆军现代化战略寻求在2030年之前重塑部队,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作战环境和对手的先进能力以及作战理论/条令的不断发展。实施多域作战(MDO)的能力被认为是2030年后美国陆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关键。31+4“标志性系统”/“关键技术”中的大多数被认为与多域作战直接相关,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至少是拥有多域作战能力的补充。然而,没有一种系统/一项技术被认为至今已经达到最终要求;美国陆军希望能够继续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直到设计开发出取而代之的更有效的系统/技术。尽管首要优先项目清单中的个别项目将随时间而调整改变,但“标志性系统”/“关键技术”项目的概念将继续是美国陆军部队现代化的一个不变特征。

★ 编译:张琳

来源:陆海航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