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克”源于英文当中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首字母缩写“DINK”音译,原本指的是一种夫妻双方有收入却没有生育子女的生活方式。
“丁克”源于英文当中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首字母缩写“DINK”音译,原本指的是一种夫妻双方有收入却没有生育子女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及其衍生出的观念原本源自于西方国家,在上世纪进入中国之后,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24年发布的《中国老龄化社会特殊群体调查报告》显示:
全国60岁以上“丁克”家庭约有187万户,占同龄家庭的2.3%。
这样的家庭中,夫妻双方会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后面临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譬如养老问题,譬如双方情感寄托的问题,当然,“丁克”家庭中夫妻双方的情感状态本身也非常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危机。
一位网友就在某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丁克”案例。
这位网友的姨夫和姨妈就是比较早践行“丁克”观念的家庭,从外部来看,他们夫妻过着很多人都羡慕的生活:
姨夫生意做得大,年入3000万,可谓富商大贾,家庭物质生活毫无疑问是有十足保障的;
两人情感之前一直很好,几十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令旁人艳羡;
加之没有子嗣,省去了很多原本会有的精神损耗,两个人即便耳顺之年,身体和精神状况也很不错。
然而,某天这位网友去找姨夫咨询行业相关问题时,却在正要进入姨夫家时;
偶然看到其带着一位年轻女性,及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从中走出,其称姨夫为“爸爸”。
网友瞬间转身,躲在一旁,这才避免了尴尬。回过神来之后,网友认为应当让姨妈知晓这件事。
谁知姨妈在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过度的反应,反而表示:“有的事情我心里有数。”
两人也在之后依旧正常生活,看上去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
网友表示,自己以为是一番好心,谁知可能破坏了姨妈原有的打算。
这位网友的经历虽说比较特别,但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姨妈和姨夫作为夫妻和家庭,在网友生活中构成了其亲戚关系网络的一部分。
其认为自己在这段关系当中“有责任”让姨妈知道真相,因为从她的角度出发,这是“为了姨妈好”。
诚然,在约翰·卡萨尔和西德尼·科布共同建构的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体系中:
在社会关系中来源于周边的情感、信息和实际支持会为其提供显著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但从姨妈的回答来看,其应该早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对于这种事件的存在有自己的处理方式,网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反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其次,网友也许并未真的去体会姨妈“平静”反映背后的真实情感。
毫无疑问,对于姨妈而言,姨夫出轨和有私生子的情况是极具冲击力的,但是在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看来:
如果个体接受到的信息及其想要采取的行动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那么极有可能会出现“认知失调”现象。
姨妈极有可能陷入了这种失调状况之中。
最后,都说“人生如戏”,在戈夫曼(Goffman)看来,很多人和家庭展现出来的生活状况就像是一出戏剧;
需要通过类似“展演”的方式维持彼此的体面、家庭整体的运转及社会结构的完整。
对于姨妈而言,双方当初的“丁克”选择做出了巨大决心,携手一生是原本的共同目标。
但如今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如果被公之于众,那么对于自己和家庭无疑都是毁灭性打击,所以她在之后也仍然维持原本生活状况。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自己是众多环节中的一环。这需要我们时刻谨言慎行,除了考虑自己之外,也要顾及别人。
-The End -
作者-木易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来源:远川Tal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