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诺返回美国后,将毛主席的话发表在了《生活》杂志上,华国锋由此引起外国的注意,国外媒体都认为毛主席有意培养华国锋。
1970年12月,毛主席在与老朋友斯诺会谈时,提到了党内领导干部的问题,并意味深长地对斯诺说:
“现在湖南出了几个人物,第一个就是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
斯诺返回美国后,将毛主席的话发表在了《生活》杂志上,华国锋由此引起外国的注意,国外媒体都认为毛主席有意培养华国锋。
事实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主席开始调整中央领导班子,华国锋被调到中央工作。
在毛主席看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以后,中央领导班子需要进行调整,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来主持整顿工作。
为此,毛主席先是启用邓小平等一大批老干部,又将华国锋和王洪文等年轻的干部调到中央,形成新老合作的局面。
华国锋在湖南任职期间,与毛主席接触颇多,毛主席认为华国锋是个稳重的老实人,而且工作能力十分出色。
得益于毛主席的关怀,华国锋被安排出任公安部部长,之后又于1973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由此进入政局核心。
当时,“四人帮”风头正盛,企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权力,以周总理和邓小平为首老干部们坚决与之斗争,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毛主席既不满邓小平的“右”倾思想,又对“四人帮”的篡权行为有所防范,华国锋不属于任何一方,一心忠于毛主席,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自然受到了毛主席的青睐和重视。
1975年初,四届人大提名国务院副总理人选时,毛主席为了遏制“四人帮”,就推举了华国锋,华国锋与邓小平一同当选。
周总理去世后,邓小平受到批判,“四人帮”加紧夺权的步伐,张春桥跃跃欲试,竟然暗中做起了“总理梦”。
毛主席很快察觉到了“四人帮”的动作,于是两度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副总理,目的是为了警告“四人帮”。
一年之后,“四人帮”借“天安门事件”将邓小平打倒,毛主席正式提议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彻底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
华国锋当上国务院副总理的同时,邓小平被解除了职务,毛主席有意选定华国锋为接班人,旋即提议华国锋出任党副主席。
1976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这一消息,华国锋的名字就这样走进了全国人民群众的心目中。
然而,华国锋毕竟年轻,资历不如老干部,毛主席同样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就准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帮助华国锋树立威信。
在给中宣部的指示中,毛主席明确提到要宣传华国锋,让全国人民都铭记华国锋同志,认可华国锋同志。
毛主席清楚华国锋的性格,知道华国锋不善于决策,于是经常在工作中悉心指导华国锋,引导华国锋作出决策。
一次,华国锋向毛主席汇报全国的形势时,指出了有几个省不好的情况,毛主席当即给华国锋写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面写着三条指示:一是“慢慢来,不要急”,二是“照过去的方针办”,三是“你办事,我放心”。
毛主席选定华国锋为接班人,是毛主席一生最后的决策,并且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国锋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最终顺利粉碎了“四人帮”,恢复了社会稳定。
来源:浔阳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