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雄安新区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启动区举行。总投资537亿元的70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产业配套、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图为无人机航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河北日报记者李畅摄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雄安新区大地,启动区的工地上早已是一片繁忙。
8年来,雄安新区从“一张蓝图”到“一座新城”,建设者们用热情与汗水,将蓝图变为实景。
8年来,雄安新区累计完成投资8354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在1770平方公里的火热建设图景里,未来正如期而至。
2024年11月4日,无人机航拍下的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及中国中化大厦。河北日报记者李畅摄
标杆项目勾勒现代化城市图景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雄安新区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启动区举行。总投资537亿元的70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产业配套、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8年来,雄安新区大力推进城市功能、承接疏解、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方面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标杆工程,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新气象扑面而来。
位于启动区核心位置的雄安国贸中心项目,集高品质办公、商业、酒店、公寓及航空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的活力门户、城市地标。
3月14日,在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4600余名工人、25台塔吊、数百台大型机械设备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火热的建设场面蔚为壮观。
目前,雄安国贸中心项目9栋主体楼宇已冲出“正负零”,完成桩基、地下室施工,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位于41-1#楼和41-2#楼之间的城市航站楼,主体钢结构已完成施工。
采购建筑材料、巡查建设进度、安装造楼机……担任41-2#楼执行经理的范吕辉,最近忙得不可开交。“41-2#楼是国贸中心项目的两栋超塔之一。”范吕辉告诉记者,待造楼机安装完成后,41-2#楼的建设效率将提升30%以上,建一层楼仅需7至8天。“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完成41-2#楼的封顶!”范吕辉说。
距离雄安国贸中心6.3公里的地方,一圆两方三座建筑巍然矗立,如同三枚“山水印章”,印刻在雄安的城市画卷上。这里,便是雄安体育中心。
雄安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超18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三座建筑。设计团队从白洋淀水波纹中汲取灵感,创新应用“涟漪悬索网格结构”,结合了悬索、网格与新型材料技术,实现了大跨度空间的覆盖,使建筑外观宛如灵动的水波,颇具东方美学。
“场馆内应用了全域5G信号+5GWi-Fi、智能泛光照明、可伸缩式看台座椅系统等众多‘黑科技’。”雄安集团公共服务管理公司项目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朱鼎祥介绍,雄安体育中心将积极引入大型体育赛事、文化演出等多样化活动,为大众提供优质、专业、舒适的全民健身场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体需求。
与雄安体育中心隔街相望的是雄安图书馆。该馆设计藏书量约150万册,可提供阅览座位数约3500个。雄安图书馆整体设计追求“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立面设计以简牍为意向,折射出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创新科技与传统智慧交融,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并重。一个个精品工程、标杆工程拔地而起,勾勒出未来之城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城市图景。
图为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这里是展示启动区规划建设情况的重要门户。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疏解项目在雄安大地竞相拔节
今年春节时,位于启动区的中国中化总部大厦亮灯了。夜幕下,这座“金芦苇”造型建筑通体金黄,“牡丹花冠”熠熠生辉。
不远处,中国华能总部大厦内部正在精装修,中国矿产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已开工。而状如花瓣的中国星网总部已经投入使用。
央企、高校等疏解项目如雨后春笋,在雄安大地拔节生长。
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金融岛项目”)是未来之城的国际金融聚集区和金融创新活力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78万平方米,涵盖了办公、公寓、商业、交通等功能,将通过硬件适配与软性服务叠加,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入驻。
据了解,金融岛项目AB地块以办公功能为主导,目前正处于桩基施工阶段。CD地块以办公功能为主导,目前正处于土方开挖和设计试桩阶段。EF地块以办公楼、公寓、商业楼为主要业态,目前正处于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阶段。“我们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项目外立面全部完工。”雄安雄商公司金融岛项目负责人张加健说。
金融岛项目采用投建运一体化开发模式,项目公司目前已成功引入中国五冶集团和河北建工集团联合体单位作为投资方和建设方,充分利用联合体团队的优质资源和高效管理,实现人才、产业、资金的导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后续项目公司将持续优化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融合双方资源,共同引入优质运营商,加速产业聚集,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保证项目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张加健说。
在起步区和启动区,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等疏解高校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包括6栋单体,建成后将为师生提供舒适便利的学习、科研、用餐和住宿环境。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A组团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宿舍楼。A组团生活区以“链接”为规划理念,将居住、餐饮、运动、学习等多种功能复合,打造别开生面的中央活力学生街,营造现代大学多元共享、开放交流的生活氛围。
3月21日,雄安新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5年,雄安新区将协助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一期各组团项目推进前期手续办理,2025年实现全面开工;推进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二期项目和二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总规方案及前期手续办理,力争2025年内开工建设。
未来之城承接疏解的能力不断增强,持续书写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为雄安科创中心。目前,该中心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科技项目汇聚澎湃科创动能
3月17日,记者来到雄安科创中心二期、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只见载着装修材料的车辆进进出出,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雄安科创中心是雄安新区重要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平台载体,现在一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布局了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谋划建设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干细胞、卫星导航等公共实验平台。雄安科创中心二期、三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47万平方米,包括6栋研发办公楼。目前,6栋研发办公楼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明年年初正式投用。
“雄安科创中心二期、三期定位为科技创新平台和概念验证平台,每一栋楼、每一层我们都提前谋划了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专业的空间布局。”雄安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期的3栋研发办公楼将着重围绕空天信息、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新材料等产业进行布局;三期的3栋研发办公楼将着重围绕生物医药、AI+脑科学进行布局。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雄安科创中心二期、三期建设,不断储备更多优质项目,为新区科技创新持续注入新动能。”雄安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重要通道,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也是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重要载体平台。目前,中试基地已经集聚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走进位于中试基地的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煜鼎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一排高大的金属3D打印机轰鸣作响,工作人员有的开着叉车运送物料,有的忙着调试设备,有的正在检查生产线……
煜鼎公司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核心技术团队共同设立。在王华明院士带领下,核心技术团队与国内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重大装备设计制造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在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装备、材料和应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2024年9月,煜鼎公司总部暨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整体迁址至雄安新区,支持雄安新区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
为了提高产能,保障生产进度,前段时间,煜鼎公司新采购了3台金属3D打印机。“设备的增加提升了效率,目前工期进展顺利。”煜鼎公司总经理王富伟说,虽然任务艰巨,但他们有信心在今年年中保质保量完成国家重大专项科研生产任务,确保在年内完成交付。
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生态,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个重大项目。目前,雄安已经建设了雄安科创中心、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等多个创新载体平台,构建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吸引了17个院士领衔项目落地……未来之城的科技创新动能越来越强劲。
8年前,雄安是“一张白纸”;8年后,这里已成为汗水与激情浇筑出的活力之城。(河北日报记者 康晓博 郝金钰 李畅)
3月13日,姚培正在梳理雄安新区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设计方案。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
姚培:“雄一代”追梦人
在雄安这片承载千年大计的热土上,有一位女性,用8载光阴深度参与编织城市的诗意与温度。她就是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雄安绿研智库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培——一位从深圳奔赴雄安的“绿色追梦人”。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如春雷般响彻中国大地。次日清晨,带着绿色使命,姚培跟随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调研小组第一时间到达雄安,成为“雄一代”。
初到容城时,姚培带领3人先遣小组,白天上街调研,晚上挑灯研究,将深圳的绿色经验与雄安的生态本底结合。团队采集土样、分析数据,无偿提交新区,为规划奠定科学基础。当年的办公及生活都在旧街巷尾的一个老旧小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她带领团队从改造身边环境开始:清理垃圾、种植花草,将一个老旧小院变为了“伊美术馆”。
这种“微改造”理念逐渐延伸至更大的舞台。2019年,她带领团队改造的罗萨漫生活街区项目落地,成为网红打卡地。居民们在这里遛弯、聚会,烟火气与艺术感交织,雄安的又一缕“人文绿意”悄然萌发。
如果说旧城改造是一次“微创手术”,那么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则是系统性的“强基固本”。作为新区首个地标性建筑群,姚培团队承担了项目可研、设计、监理、建筑师负责制等全过程技术服务。3年间,绿色理念渗透至建筑的每一块砖瓦。2023年,项目一期工程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雄安的“绿色名片”就此诞生。
姚培的视野从未局限于工程本身。2017年,她推动成立雄安绿研智库有限公司。《雄安新区绿色发展报告》出版,记录着城市的绿色蜕变。她和智库团队还发起了绿研沙龙,至今已举办百余期交流活动,将绿色理念从专业领域推向公众视野。
2023年,姚培又多了一重身份——雄安新区妇工委副主任,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一次国际专家来雄安考察,原本计划停留20分钟的欧洲专家团,被容西一所幼儿园里诵读《诗经》的孩子们吸引,迟迟不愿离去。姚培说:“孩子们的笑脸,才是雄安最动人的故事。”
如今的雄安,绿色已成底色,而姚培的梦想仍在生长——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青藤小镇等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她继续带领团队以技术为笔,描绘人与城市共生的画卷。
8年光阴,从3人先遣小组到150人的常驻队伍,姚培带领的这支团队见证了新区的崛起,更与这片土地共同成长。她也从一个“雄漂”蜕变为“新雄安人”。去年年底,她在启动区购置了新居,正式安家落户。团队中许多同事也申领了“雄才卡”,定居新区。
“雄安是成就梦想的地方。”姚培说,当年推演“十年后的雄安靠什么发展”时,答案是“希望”。在这片热土,她和她的团队“种”下的是一个关于人与城共生共荣的美好希望。(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来源: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