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衰退的背景下,国际采矿与金属理事会(ICMM)于2025年3月发布《实现生物多样性净零损失或净增益:良好实践指南》,为矿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生态管理提供了科学框架。这份长达百页的指南,呼应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2030年目标,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衰退的背景下,国际采矿与金属理事会(ICMM)于2025年3月发布《实现生物多样性净零损失或净增益:良好实践指南》,为矿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生态管理提供了科学框架。这份长达百页的指南,呼应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2030年目标,同时创新性地将"自然向好"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业标准。
当前,矿产业的足迹遍布在地球众多的陆地生物群落中,采矿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清洁能源技术所需的一些矿物,如镍和钴,主要存在于具有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热带森林地区。例如,印度尼西亚占世界镍产量的54%以上,镍矿开采的扩张,特别是在苏拉威西岛和哈马黑拉岛,对森林砍伐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在拉丁美洲,“锂三角”集中在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维亚的盐田中,其中一些盐田支持着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独特生物多样性。铜斑岩出现在北美科迪勒拉山脉、安第斯山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各种环境中,而沉积物矿床则支持着中非铜带的不同栖息地。大约50个国家在进行铁矿石的开采,澳大利亚和巴西是其主要的出口国;铝土矿则分布在几内亚和巴西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西南部温带的贾拉森林。
在全球范围内,4.6%的活跃采矿项目,与完整森林景观有着直接的空间关系。据估计,7.5%的活跃矿山与保护区有某种形式的直接空间相互作用,约6.2%与关键生物多样性区域有关。如果算上采矿特许权(一些特许权暂未被行使),这些数字会高得多。鉴于采矿业与自然的高度关联性,必须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找到平衡,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净零损失或净增益,将对自然积极的未来做出重大而切实的贡献。
东北某地的露天矿区。绿会研究室供图。
七步实现"自然正效益"
指南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将生物多样性管理拆解为七大关键步骤,并对每一步骤,都用一章节进行了专题论述:
1、确定生物多样性分析区域。
这一阶段,需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收集和分析现有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文献以及相关数据库,以初步了解项目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分析区域,应基于项目的影响范围确定,涵盖可能受项目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的区域,以确保分析区域能够全面反映项目的潜在影响。
2、建立基线。
在早期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展实地调查或空间观测,针对特定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应遵循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同时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和项目的具体特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线数据,为后续的影响评估和缓解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准确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专业人员在矿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绿会研究室提供。
3、选择生物多样性指标和指标体系。
使用生物多样性指标和指标体系,是监测净零损失或净增益进展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和监管机构量化和跟踪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是满足监管要求、实施负责任采矿标准、评估项目干预有效性、满足报告承诺和评估全球目标进展的必要工具。它们能够提供直观的生物多样性状态和趋势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
4、评估影响并应用减缓层级措施。
减缓层级措施是一种系统方法,用于避免、最小化、恢复和补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优先度依次降低,即优先避免负面影响;如果无法完全避免,则应将之最小化;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应进行恢复;若上述措施无法完全抵消负面影响,则应进行生态补偿,如在其他地方另建栖息地),确保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作用。采矿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栖息地丧失、退化、物种迁移、噪音、振动、光污染等。这些影响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生物多样性的状态和趋势,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缓解措施来应对。
5、补偿剩余影响。
实施补偿的关键步骤,包括量化剩余影响、确定初步补偿要求、识别潜在补偿地点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确定损失和收益计算、最终确定补偿地点并实施补偿活动。这些步骤需要科学的数据支持和严谨的决策过程,确保补偿措施能够真正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无净损失或净增益。从而实现净零损失或净增益。
6、监测并开展适应性管理。
监测和适应性管理,是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有效性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策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状况。通过监测,企业可以获取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实时数据,评估保护措施的效果,并为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适应性管理,是一种基于监测结果的学习和调整过程,有助于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改进管理实践。当监测数据显示保护措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策略,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确保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
7、透明披露。
确定与生物多样性净零损失或净增益相关的披露要求,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披露。透明披露,是良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ICMM成员的要求。企业需要披露净零损失或净增益的计算方法、目标和现场结果,接受公众和监管机构的监督。ICMM敦促成员通过透明披露,增强企业自身的公信力,并促进整个行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进步。
矿区与温带针叶林森林区的重叠。绿会研究室供图。
行业转型的里程碑
ICMM首席执行官Rohitesh Dhawan指出:"这不是终点,而是矿业与自然关系重塑的起点"。指南的出台,标志着矿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生态贡献,为行业设定了可量化的自然资本管理标准。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这份指南或将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标尺,推动资源开发模式向"自然受益型"进化。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来源:黑兔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