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陷危机,国产要逆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16:44 2

摘要:一期工程建设异佛尔酮二胺(IPDA)生产装置、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及IPDI生产装置、缩二脲生产装置、三聚体生产装置,依托光气合成装置、CO提纯装置等公用设施,以及RTO、废气焚烧炉等环保设施,年产20000吨IPDA、3000吨HDI 、1000吨I

3月30日,新和成表示,公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项目获批产能2.1万吨/年,项目分期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投产。

一期工程建设异佛尔酮二胺(IPDA)生产装置、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及IPDI生产装置、缩二脲生产装置、三聚体生产装置,依托光气合成装置、CO提纯装置等公用设施,以及RTO、废气焚烧炉等环保设施,年产20000吨IPDA、3000吨HDI 、1000吨IPDI、1000吨缩二脲(折纯)、2000吨三聚体(折纯)。

而在上周,赢创和科思创两大巨头相继发布了IPDI及其衍生品的不可抗力声明。受此影响,国内IPDI市场价格跳涨,终端小单跟进为主,关注终端追涨情绪及订单持续性,3月31日报价华东报价为38500元/吨,周内环比上涨2.67%,月内环比上涨1.32%。

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MDI、TDI、ADI)与多元醇、各类助剂反应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异氰酸酯是聚氨酯最核心的原料,其中的脂肪族异氰酸酯统称ADI。由于ADI制造产业链流程长、技术开发难度高,工业化70多年来,一直被科思创、赢创、Vencorex和巴斯夫四家公司垄断。这种垄断局面长期制约着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在高端聚氨酯材料领域难以突破瓶颈。

在ADI系列中,IPDI作为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标杆产品,凭借可控反应活性、卓越耐候性、绿色环保性三大核心优势,已成为高端涂料、弹性体、胶黏剂等领域的“黄金原料”,一般用于制造高端聚氨酯,如耐光耐候聚氨酯涂料、耐磨耐水解聚氨酯弹性体等,是“不泛黄”聚氨酯的主导原料。

IPDI的生产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反应收率低,反应时间长,导致IPDI技术之前一直为国外厂商所垄断。IPDI下游应用相对集中,对TDI具备一定的替代性。与TDI相比,IPDI作为固化剂的黏结剂体系,能够使药浆保持更长适用期,同时以IPDI为固化剂制得的弹性体的断裂伸长率也更高。另外,IPDI不含苯环结构,其毒性远低于TDI,目前IPDI正在逐步取代TDI用来制造涂料。从IPDI下游应用领域来看,我国IPD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皮革、涂料、胶粘剂及油墨领域,其中在涂料领域主要是汽车涂料和木器涂料的应用。

IPDI属于寡头垄断产品,供应端新玩家进入、现有产能波动都会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我国企业在相关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万华化学成功开发出ADI全产业链制造技术,才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掌握IP-IPN-IPDA-IPDI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了关键原材料国产化自主供应。如今,新和成通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IP-IPN-IPDA-IPDI)与国际先进工艺,赋予了IPDI更强大的性能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目前,IPDI全球产能主要集中于赢创(5万吨/年)、科思创(3.5万吨/年)、巴斯夫(5000吨/年,以自用为主)、康睿(2万吨/年)和万华化学(3万吨/年)这五家企业,产能合计约14万吨/年。其中,赢创作为全球最大的IPDI生产商,占据了全球近36%的产能,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生产企业中,万华化学计划扩产至5万吨/年(含2万吨/年待投产),新和成总投产能力为2.1万吨/年(现已投产1000吨/年)。

据悉,2016年,万华化学装置投产之前,国内IPDI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价格基本保持在7万~8万元/吨。2020年,万华产能提升至3万吨/年后,IPDI价格下滑至6万元/吨左右。2021年,科思创德国工厂发生火灾,导致IPDI产量大幅下降,期间IPDI的市场价格曾一度飙升至10万元/吨。

此次赢创、科思创相继宣布遭遇不可抗力,同样导致IPDI产能受损,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预计短期内IPDI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从长期来看,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并且持续进行产能扩张,未来在 IPDI 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