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16:48 2

摘要: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工业自动化产品的规模和竞争格局:工业自动化产品品类繁多,根据市场规模,产品主要有控制系统的PLC、驱动系统的变频器、运动系统的通用运动控制(GMC)、执行层的伺服系统和步进系统各类仪表仪器等。

(1)伺服系统的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伺服系统可实现精确、快速、稳定的位置、速度、扭矩控制,伺服系统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对定位精度和运转速度要求较高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从结构上来看,伺服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伺服驱动器,为控制伺服电机转角、速度、转矩的电力电子装置;第二部分:伺服电机,为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由于其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第三部分编码器,为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存储信号形式的伺服反馈装置。

伺服系统的运作中,由伺服驱动器发出信号给伺服电机驱使其转动,同时编码器将伺服电机的运动参数反馈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再对信号进行汇总、分析、修正,整个工作过程通过闭环方式精确控制执行机构的位置、速度、转矩等输出变量。以工控自动化的设备层级来看,伺服系统覆盖驱动层和执行传感层,其中伺服驱动器位于驱动层,伺服电机和编码器位于执行传感层。

伺服系统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实现自动控制的核心功能部件,伺服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设备的加工速度和精度,更为重要的是,伺服系统可以赋予生产设备更加灵活的生产能力。通过控制指令的改变和参数的设置,伺服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设备运行的速度和位置来满足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需求,无需人工调整生产设备即可实现生产订单的切换,降低人工操作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伺服系统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装备制造行业。

伺服系统可以分为通用伺服系统和专用伺服系统,其在市场规模、产品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市场规模上,通用伺服市场规模较大,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13.48亿元。

我国的伺服系统产业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中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生产制造活动中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伺服系统来实现产品制造高质量和高精度的目的,这一需求促使国内伺服系统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2023年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222.61亿元、213.48亿元,并预计将于2025年突破250亿元大关。

我国伺服市场近50%的市场份额由外资品牌占据,主要来自日本和欧美品牌,包括安川、松下、三菱、西门子、博士力世乐、施耐德、富士等。其中,日系品牌合计占据37%的市场份额,国内以伺服系统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技术水平与国外品牌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参与中低端市场,但也不乏研发实力较强,技术持续进步,逐渐在高端市场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我国本土品牌主要有汇川技术、广州数控、登奇、米格、埃斯顿。国内伺服产品生产厂商较多,规模和技术实力与国外尚有差距,但头部企业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技术上快速追赶,有望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2)运动控制领域的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分析:一般工业过程大致分为连续过程工业、离散过程工业、间隙过程工业三大类,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三类工业过程衍生出过程控制、离散控制和间隙控制。

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控制一些参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使之接近给定值或处于给定区间,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准确无误,在矿井、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间隙控制:检测间隙状态,然后运用控制理论对被控物体进行控制,常用于电火花加工领域。

运动控制:源于集散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一台或者多台),使之按照给定运动轨迹和参数运动,完成高速、高精度的生产过程,在机械制造领域运用较广。运动控制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详见下图:

运动控制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基础部件,决定了装备的精度、效率,是不同品牌装备形成差异化的重要环节。

从基本结构上看,运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驱动器+电机(执行器)和传感器三大部件。其具体功能是在复杂条件下,将预定的控制方案、规划指令转变成期望的机械运动,实现机械运动高速、高精度的轨迹和位置控制、速度控制、转矩控制或力控制。其中,减速机和传感器等核心运动控制部件与控制器协作紧密,在智能制造装备中起到关键作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运动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集成,硬件即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主控单元、信号处理等部分,软件包括运动控制算法、逻辑任务、系统调度及相关工业应用软件。硬件的质量、结构,软件、算法的优劣,共同决定了运动控制系统的精度、效率,在硬件的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软件算法是运动控制系统的关键。运动控制软件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升级来提升性能或改变用途,从而使智能化装备具有真正的柔性。

运动控制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大脑、工业控制的核心,在智能制造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制造需求快速增加等背景下,我国运动控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先进的运动控制系统融合了传感、通信、控制、工业软件、机构优化等多项基础技术,决定了工业现场核心装备及关键工序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是高端装备的核心基础部件,也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实现了全世界最完整的全产业链基础,具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工艺业态和供应链群和全世界最庞大的消费群体。运动控制系统融于广泛的“新场景、新服务、新业态”的现代智能制造场景中,呈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结合有关运动控制系统市场的研究数据,2022年我国运动控制系统的总体市场规模约为328亿元,2023年中国运动控制系统市场规模为304亿元,同比下滑7.3%。其中,通用运动控制及CNC市场规模分别为224亿元和80亿元。

第一章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13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综述分析 13

第二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国民经济地位 14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国民经济地位 14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重要作用分析 16

第二章 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6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6

一、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16

二、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20

三、经济环境趋势分析 22

四、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25

第二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7

一、行业重点政策汇总 27

二、行业重点政策分析 32

三、未来政策走势分析 40

第三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59

一、中国人口环境分析 59

二、中国教育环境分析 60

三、中国文化环境分析 61

四、中国生态环境分析 61

五、中国城镇化率分析 62

六、居民消费观念分析 63

第四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64

一、技术应用水平分析 64

二、技术应用趋势分析 65

第三章 2019-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65

第一节 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5

一、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65

二、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8

三、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69

四、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70

第二节 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1

一、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1

二、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72

三、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73

四、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73

第三节 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4

一、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4

二、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75

三、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76

四、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76

第四节 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7

一、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7

二、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78

三、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78

四、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79

第五节 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0

一、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0

二、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81

三、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81

四、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82

第六节 2025-2031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83

一、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83

二、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面临挑战分析 84

三、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85

第四章 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分析 86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86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86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基本特征分析 87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88

第二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0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0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业务格局分析 91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企业格局分析 92

四、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热点分析 93

第三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问题及对策 94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主要问题分析 94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94

第四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95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面临挑战分析 95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96

第五章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及供需趋势分析 96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96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96

二、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98

第二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99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99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应用市场结构分析 100

第三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101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101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102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供需趋势预测 103

第六章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 105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简介 105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105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分布情况 106

第二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107

一、上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07

二、上游行业供给现状分析 108

三、上游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09

四、上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10

第三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113

一、下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3

二、下游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113

三、下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14

第七章 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竞争格局及竞争趋势分析 116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16

第二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17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117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企业格局分析 118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区域格局分析 120

第三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121

第八章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122

第一节 华东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22

第二节 华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23

第三节 华中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24

第四节 华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25

第五节 东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26

第六节 西部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27

第九章 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预测 135

第一节 未来工业自动化需求与需求预测 135

一、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产品需求预测 135

二、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测 136

三、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总产值预测 138

四、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139

五、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140

第二节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供需预测 141

一、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供给预测 141

二、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产量预测 142

三、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需求预测 143

四、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供需平衡预测 144

五、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产品价格预测 146

六、2025-2031年主要工业自动化产品进出口预测 147

第十章 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建议分析 149

第一节 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49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49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50

第二节 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50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宏观经济风险 150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151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产业链风险分析 152

四、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风险分析 152

五、工业自动化行业经济管理风险 152

六、工业自动化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153

第三节 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154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154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盈利水平分析 155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56

第四节 2025-2031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157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投资战略规划 157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产品创新策略 158

三、工业自动化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159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销售收入 15

图表6 2019-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产量 67

图表7 2019-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销量 68

图表8 2019-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69

图表10 2019-2024年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71

图表11 2025-2031年美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73

图表12 2019-2024年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74

图表13 2025-2031年欧洲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76

图表14 2019-2024年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77

图表15 2025-2031年日本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79

图表16 2019-2024年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80

图表17 2025-2031年韩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82

图表18 2025-2031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量预测 83

图表19 2025-2031年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85

图表21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产量 90

图表22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业务格局分析 91

图表23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企业格局分析 92

图表24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97

图表25 2025-203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测 98

图表28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供给量 101

图表29 2019-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量 102

图表30 2025-203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供给量预测 103

图表31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量预测 104

图表35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重点企业市场份额 116

图表36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格局 117

图表37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企业格局分析 119

图表38 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区域格局分析 120

图表39 2019-2024年华东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122

图表40 2019-2024年华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123

图表41 2019-2024年华中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124

图表42 2019-2024年华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125

图表43 2019-2024年东北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126

图表44 2019-2024年西部地区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127

图表51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量预测 136

图表52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测 137

图表53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总产值预测 138

图表54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销售收入预测 139

图表55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利润总额预测 140

图表56 2025-203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供给量预测 141

图表57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产量预测 142

图表58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需求量预测 144

图表59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供需对比预测 145

图表60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平均价格预测 146

图表61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进口量预测 147

图表62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出口量预测 148

图表63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利润总额预测 155

图表64 2025-203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测 156


来源:中金企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