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预警:AI解放速度惊人,俩职业最先被取代,一周只要2天上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16:58 2

摘要:AI快速发展潜力无穷,比尔盖茨在今年2月份就曾认为,目前的AI已经具备了取代人类完成多项任务的潜力。到三月份,他再次预测,未来AI发展解放人类劳动的速度是惊人的,十年后或有两个职位被率先发起挑战,医生和老师。

AI快速发展潜力无穷,比尔盖茨在今年2月份就曾认为,目前的AI已经具备了取代人类完成多项任务的潜力。到三月份,他再次预测,未来AI发展解放人类劳动的速度是惊人的,十年后或有两个职位被率先发起挑战,医生和老师。

一边是AI给打工人“发福利”,或许繁杂的劳动会因为AI变得轻松;但另一边是饭碗被砸的危机,连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师都难逃一劫。

AI“解放”人类究竟是好是坏?盖茨口中的未来,对打工人来说,到底是天堂还是修罗场?

外媒报道,3月中旬时比尔盖茨参加了一档Reid Hoffman 主持的播客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他说,现在AI的普及就像是过去计算机刚刚问世的情景。

当初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台电脑,那么未来,可能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专属的机器人。

但AI的发展对人类的变革是深远的,未来十年,各行各业都会被AI冲击,而老师和医生,则是比尔盖茨认为最可能会劳动贬值的两个职业。

为什么是这俩职业?盖茨的理由直戳人心,未来十年,AI能让最顶尖的医疗建议、最牛的家教辅导,变得廉价、普及。换句话说,AI诊所24小时在线问诊,AI家教随叫随到,普通人看病上学再不用求爷爷告奶奶。

虽然听起来挺美好,可对从业者来说,这不亚于晴天霹雳。

咳嗽发烧,AI系统半分钟扫完你的病历和最新研究,直接开出处方,连药都能快递到家。而隔壁医院的医生,可能还在翻教科书查病例。

更狠的是,AI研发新药的速度比人类快十倍,过去一款药研发十年烧十亿,现在AI几个月就能筛出候选分子。

这样高效率的速度和精确的计算,或让医生不需要每天都坐在诊室里挨个看病,病人也不用考虑挂哪个专家号能得到更高效的治疗。

对教师来说,这样的场景或能解放双手。

孩子写作业AI家教不光能讲题,还能摸透你家娃的弱点,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甚至半夜三点爬起来问“勾股定理”,AI都能秒回带解题动画。而人类老师备课改作业到秃头,还得应付家长群里的灵魂拷问。

这对社会是好事,但对个人嘛,或许还有更多需要啊考虑的因素,如果AI只是作为辅助发挥最大作用,这对打工人和客户来说都是好事,如果AI直接代替人类,那么未来社会该如何发展呢?

对于这一猜想,比尔盖茨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虽然他认为AI能在未来代替许多人类工作,但最终把AI用在哪里的决定权还是在人类自己手中。

很多工作,其实AI本身是无法独立完成的。

比如程序员,没想到吧,天天被唱衰“码农要失业”的程序员,能被钦定为“铁饭碗”。理由很硬核,AI写代码再厉害,也得靠人抓Bug、改逻辑。就像自动驾驶再智能,修车还得找老师傅。AI越发达,程序员需求反而暴涨,毕竟AI自己不会造AI,最后还得人类来搭框架。

再比如生物学家,AI能一夜之间读完全世界的论文,但真要破解生命的终极密码,还得靠生物学家的灵光一现。

“发现DNA双螺旋靠的是克里克和沃森盯着X光片时的灵机一动。”AI能算数据,但看不懂试管里冒出的诡异气泡,更嗅不出培养皿里的微妙变化。

还比如能源专家,为什么电网改造、核聚变研发AI搞不定?能源系统复杂得像一团乱麻,AI算力再强也不能设身处地的去考虑全面因素。

毕竟,风电站建哪儿不扰民、核废料埋多深才安全,这些事牵扯的不止是技术,更是需要人力才能规划好的。AI能算天文数字,但算不透人间烟火。

很多的工作和生产,AI都可以作为辅助,不过想要完全替代,即便是发展十年,或许也没办法完成。

所以,与其焦虑“AI会不会取代我”,不如问自己,能做到哪件事,让AI给来当辅助工具。答案或许很简单,去做那些看起来“不完美”的事。比如教孩子面对挫折,陪老人走过最后时光,或者像盖茨说的,看一场真人挥棒的棒球赛,毕竟没人想看机器人在场上打滚。

这些看似不完美的事情,正是AI无法理解的情绪阀门。

早在2014年,比尔盖茨就曾对AI做过不少类似的预言。

当年ChatGPT还没出来时,盖茨就曾在节目中坦言,如果能重来,那么自己一定会杀进AI领域。

后来2017在哥伦比亚大学,盖茨拉着巴菲特狂赞谷歌AI,DeepMind下围棋赢人类,堪比登月里程碑。但他话锋一转认为离真正颠覆世界还差得远。

但直到现在,AI技术的发展远比大家想象的要更快,波及到领域更加广泛。

当年计算机颠覆了人类的信息交流,AI能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颠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呢?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未来才能解答。

毕竟AI创造出来,并不是为了取代全人类。AI再牛,也偷不走三样东西创造力;共情力和冒险精神。AI能算清所有风险,但算不出人类探索星辰大海的孤勇。

雅虎产品大佬Chetan说得通透:“代码可以复制,但好点子永远稀缺!”未来的职场赢家,必定是那些把AI当跳板,在机器盲区开疆拓土的人。就像百年前汽车取代马车,看似血流成河,实则催生出高速公路、加油站、4S店这些新饭碗。

但无论如何,十年后的世界如果注定翻天覆地,那么打工人是躺平领AI低保,还是翻身当AI的主人?答案不在盖茨的预言里,而在你今天的每一个选择。

参考资料:

比尔·盖茨展望AI未来:智能体将人手一个,能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

2025-03-13 18:37·IT之家

来源:议史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