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爹爹到爸爸:拆开才明白其中意思,中国父亲称呼背后的千年暗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18:00 2

摘要:清明,山东农村的老张家祠堂里,70岁的张大爷正对着族谱发愁。孙子指着族谱上“曾祖父:张有德(父)”问:“爷,你管你爹叫‘爹’,我爸咋叫你‘爸’呢?”张大爷嘬了口旱烟,眯眼道:“这得从你太爷爷那辈说起......”

清明,山东农村的老张家祠堂里,70岁的张大爷正对着族谱发愁。孙子指着族谱上“曾祖父:张有德(父)”问:“爷,你管你爹叫‘爹’,我爸咋叫你‘爸’呢?”
张大爷嘬了口旱烟,眯眼道:“这得从你太爷爷那辈说起......”

三千年前商朝的某个黄昏,一位身披兽皮的汉子正蹲在龟甲前刻字。他叫贞人卜甲,是商王武丁的史官。刻到“父”字时,他挠头犯难——这字得体现“家长举杖立规矩”的威严。
“有了!画个手持石斧的人!”


甲骨文的“父”字就此诞生:上半截是威严的人形,下半截是象征权力的斧柄。商朝人打仗、祭祀、分猎物,都得听这个“父”的号令。就连周武王伐纣时,都要举着“父辛鼎”祭祖,求祖宗保佑战事顺利。

冷知识:上古“父”发音如“ba”,直到汉代才变成“fù”。您要穿越回商朝喊声“爸”,老祖宗反而觉得您文化人!

北宋汴京茶楼里,商人王员外正跟人吹嘘:“我家三个小子都中了秀才,街坊都夸我会当‘爹’!”旁边书生打趣:“您这‘爹’字可金贵,生够三个才有资格叫!”
原来,“爹=父+多”藏着硬指标

生够三孩才能称“爹”,否则只能叫“父”南宋《清明上河图》里的脚店老板,因生了五子被尊称“王老爹”明代山西票号规定:掌柜必须是有“爹”字辈的大家庭主事人

趣味段子:元代关汉卿写《鲁斋郎》,主角为显摆家族人丁兴旺,逢人就说:“咱可是正儿八经的‘爹’!”

1905年,成都茶馆里留着辫子的李掌柜正教儿子认字:“看这‘爸’字,上头是父,下头是巴,知道啥意思不?”
儿子摇头,李掌柜蘸茶水在桌上画:

“巴”在甲骨文里是长臂猿攀树巴蜀先民靠攀岩采药为生,全家都得“巴着”父亲找饭吃清朝《官场现形记》里,师爷拍马屁:“大人真乃吾等之父巴!”(父+巴=爸)

神转折:民国时期上海滩,穿西装的新派青年嫌“爹”土气,改叫“爸爸”。1932年《申报》记载:“时髦青年呼父为爸爸,老派人士嗤之曰洋泾浜”

1978年冬,东北老刘家爆发“称呼革命”。从广州回来的二儿子非要改口叫“爸”,气得老爷子摔烟袋锅:
“俺们闯关东那会儿,十个汉子九个叫爹!你整这‘爸’跟棉花似的,能镇得住场子?”
地域差异真相

北方“爹”派:山东煎饼摊主王师傅说:“叫爹实在,跟大葱蘸酱一样带劲!”南方“爸”派:苏州绣娘李阿姨笑称:“爸爸听着亲,像评弹唱腔般糯叽叽”湖北特例:黄冈老周家管爷爷叫“爹”,气得孙子吐槽:“我爹到底是谁?”

2025年春,北京胡同网红咖啡店里,00后博主正直播:


“家人们谁懂啊!我管我爸叫‘老爹’涨粉10万,改叫‘老爸’掉粉5万!”弹幕炸锅:

60后:“叫爹显孝心!”80后:“叫爸显年轻!”00后:“叫Daddy最潮!”

数据真相

某音“叫爹”视频播放量1.2亿,多与家族传承、老手艺相关“叫爸”话题3.6亿播放,集中在亲子游戏、科技产品开箱川渝地区“老汉儿”异军突起,斩获8000万流量

张大爷最终在族谱添上:“二十世孙张建国(爸)”。他摸着泛黄的纸页喃喃:“甭管爹还是爸,给儿孙遮风挡雨的就是好父亲。”
祠堂外,重孙子举着手机拍抖音:“快看!我家有本活的历史书!”夕阳把“爹”与“爸”的影子拉得老长,仿佛三千年时光在此重叠。

来源:大嘉聊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