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名单公布。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其中6位获奖者的先进事迹,讲述高校毕业生在祖国大地上挥洒青春力量、高校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动人故事。
编者按:前不久,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名单公布。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其中6位获奖者的先进事迹,讲述高校毕业生在祖国大地上挥洒青春力量、高校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动人故事。
“走出大山,去学教育!”曾经,是这样的信念鼓励少年朱启平坚持读书,努力考学。
“回到大山,去做教育!”后来,是这样的信念指引着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朱启平扎根基层,为山区学生带去更有温度的教育。
心系乡村,躬身实践。前不久,朱启平获得了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奖励。
扎根乡村做教育
2009年,朱启平以贵州省毕节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师范大学。
“能够走出山村,来到北京,我的求学路上少不了来自大山的鼓励。”朱启平说,读高中时,他一边打工,一边坚持复读。毕节兰苑中学在了解他的情况后,让他免费在校复读。“这也为我把坚持读书的信念带回家乡埋下了种子。”朱启平说。
刚上大一,朱启平就决定利用暑假到贵州毕节山区岩口村唯一的一所民办小学支教。为了能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发挥更大作用,朱启平花费了一周的时间走访调研,与当地政府和教师充分沟通,严格招募并培训起了一支支教队伍。此后,连续4年,朱启平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给予他们爱、信念和希望。
“我要让孩子们知道,除了工地、大山,还有个地方叫大学。”
朱启平的支教事迹经媒体关注并宣传后,为当地教育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希望工程联合当地政府在岩口建立了一所公办希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也在这里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并援建了图书室和计算机教室。当地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做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本科毕业后,朱启平拒绝了省会中学抛出的橄榄枝,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到基层就业的号召,回到了毕节这片离大山更近的土地。“毕节需要好老师。我要在这片土地上为新的梦想而战:让我的学生长成栋梁。”
成为毕节市第一中学教师的朱启平,每当教新一届学生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记住每名学生的名字和基本信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学生们和他打成了一片,亲热地叫他“启平哥”。
有学生过生日,朱启平会用北师大的明信片为学生写一张独一无二的生日贺卡,将在母校学习时的心得体会、人生感悟、精神信仰传递给他们。“工作以来,我一共给学生写了1600多张明信片。”他经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直面真实的自己,拉近与学生们的心理距离。
“作为班主任,我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朱启平陪学生跑步、读书,引导学生与自己和解,用心悦纳自己。他先后帮助20多名孩子解决学习、人生和思想上的困惑,带领他们走出抑郁阴霾。
“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数学和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朱启平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克服心理恐惧,找到知识背后的逻辑,体验学习的乐趣。正是有这样的细致关注,工作以来,朱启平所带的3届毕业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告诉学生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可以给自己写信。“启平哥,我好迷茫……”几年前,朱启平曾收到这样一封来信。他了解到,这名学生家庭条件不太好,家中共有4个孩子需要父母供养。于是朱启平决定每个月资助这名学生400元生活费,直到他考上大学。
“‘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努力,一个人物质上的暂时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困的想法,今后学习生活有困难找启平哥。’我永远忘不了朱老师给我的回信和鼓励,是他给了我勇敢逐梦的动力。”提起恩师,如今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大三的这名学生充满了感激。
11年来,朱启平和爱人累计资助学生10余名,帮助他们渡过了求学路上的难关。
让孩子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对学生的重大意义。”朱启平说,自己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因此,朱启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增长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自本科毕业成为人民教师以来,他未改初心,躬身教学实践,潜心教研,做基础教育改革的奋进者。
经过多年耕耘,朱启平不仅在教育科研上收获颇丰,屡屡获奖,而且还多次辅导学生获得省、市级奖励。
“为了能更好地为大山里的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更好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我一边认真教书,一边在职修读硕士,于2020年完成了教育硕士学业。”今年5月,朱启平顺利考上了北师大教育博士。
“做更有温度的教育,这不仅是我心中的教育理念,更是我践行的教育方式。”朱启平希望,能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坚持做小小的火炬,用一方小小的光明照亮孩子们的求学梦想,并努力带给他们更多温暖。(本报记者 胡若晗)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