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周末举行的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备的发言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当前中国汽车行业表面的繁荣。她直指行业“无序竞争突出”,部分企业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屡禁不止。
编辑导语:国家发改委的整顿,不仅是市场的“刮骨疗毒”,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经之路。
在上周末举行的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备的发言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当前中国汽车行业表面的繁荣。她直指行业“无序竞争突出”,部分企业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屡禁不止。
这场始于价格战的“内卷”早已从营销噱头演变为产业链的集体沦陷——车企高管纷纷走向直播间,流量成为唯一的战场;夸大续航里程、虚构智能配置的虚假宣传屡见不鲜;价格战吞噬利润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阴影笼罩产业链。
如今的汽车行业乱象和几年前的房地产业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后者已经走过了洗牌期,从“群雄逐鹿”走向了“高度集中”。而汽车行业正站在相似的十字路口:这场由国家主导的整顿,能否推动行业从“流量厮杀”转向“技术突围”还有待考证。
表面繁荣下的“暗疮”
在百人会上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对小米汽车雷军的推崇溢于言表,直言“是其最年长的粉丝”;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自嘲“传统车企上热搜想过年,雷军几乎天天‘过年’”,他们的言论将将汽车行业争相追逐“流量密码”的戏份摆在了台面上。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流量俨然成为了汽车争夺的“新战场”,为了拼流量车企高管亲下直播间,化身“网红”;社交媒体上的“种草”笔记、KOL测评成为营销标配,但在自带流量的“新势力”面前,传统车企难免力有不逮,也就有了上述车企高管的“自嘲”。这是汽车业在季度内卷下衍生的“亚健康”生态,但在混乱的行业秩序面前这种生态仍以“扭曲”的状态横冲直撞。
而在流量战的另一面,虚假宣传和恶意抹黑也是“内卷”的显像。根据相关报道,某车企被曝通过实验室数据“优化”续航里程,实际使用中续航缩水30%;另一品牌雇佣水军编造竞品自燃事件,引发行业信任危机。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正在摧毁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2024年汽车行业投诉量同比增长42%,虚假宣传、质量问题占比超60%。动力电池领域因低价竞争导致劣质材料泛滥,某品牌电池因杂质超标引发多起召回事件。
在流量战和虚假宣传的核心腹地,是车企利润的高地争夺赛。在价格战的席卷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均价下降12%,部分车企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业利润率从2020年的6.5%骤降至2024年的3.2%。这种“以亏损换份额”的策略,正在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
其中最为显著的即文章开头提到的“偷工减料”,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某头部车企研发费用占比从5%降至3%,转而依赖“减配降价”维持销量;动力电池企业为压缩成本,使用低纯度锂材料,导致多起续航虚标事件。看似消费者得到了价格的优惠,但实际上安全隐患也一并被消费者去承担了,而这样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者对企业和行业的信任缺失,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退化”,形成弱者恒弱的结局。
汽车市场格局重塑在即
当“舆论战”“价格战”横行时,我国汽车产业正走向“劣币驱逐良币”的病态趋势中,改变已经刻不容缓。参照我国房地产行业整顿,彼时的房地产行业乱象与汽车业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流量战、价格战、虚假宣传、偷工减料、恶意竞争横行,一时间行业乌烟瘴气。
转折是在2021年7月。住建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启动为期三年的房地产行业专项整治计划。在本次计划中,加强了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并推动司法介入;建立长效制建设,形成多部门约束、信用约束等制度;加速行业整合,民营房企因融资受限(如“三条红线”)加速退出,央企和国企市占率从2020年的40%跃升至2024年的90%,市场格局向寡头垄断演变;通过探索新模式,保障住房和消费者利益等。
在这场整顿中,无数中小房企因资金链断裂、扩张超速、产品不合规等因素退出历史舞台,头部企业也同样未能幸免,以恒大、万科为例,前者因负债超负荷最终走向灭亡,后者也经历了商业版图缩减、利润下滑导致亏损等元气大伤,如今的房地产行业经过整顿已经出现了行业格局固化——头部央企主导市场,市场集中度超过65%。
汽车行业的整顿如今也有了相似措施,郑备表示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系统施策:一是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二是严格市场监管,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三是规范招商引资,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规范地方招商行为。希望骨干企业树立长远眼光,强化责任担当,将发展重点放在提质量、优服务创品牌上来,把保障消费者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在前做表率。
国家发改委的整顿,不仅是市场的“刮骨疗毒”,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经之路。参照房地产行业的整顿经验,这场改革将通过制度重构、技术突破和生态重塑,推动行业从“流量厮杀”转向“技术突围”,届时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势必将重新书写。
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言:“价格战不会无限持续,最终胜出的一定是技术和品牌领先的企业。”当流量退潮、价格归真,唯有技术创新与用户价值,才能为中国汽车工业打开新的篇章。
来源:中车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