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特斯拉 Model Y 后轮驱动版突然降至 20.99 万元,朋友圈炸锅了:“韭菜刚割完又降价?” 但仔细一算,这波操作竟暗藏玄机 —— 价格直逼比亚迪宋 PLUS EV,却比问界 M5 EV 贵 3 万。在这场新能源 “绞肉机” 大战中,特斯拉为何选择 “
当特斯拉 Model Y 后轮驱动版突然降至 20.99 万元,朋友圈炸锅了:“韭菜刚割完又降价?” 但仔细一算,这波操作竟暗藏玄机 —— 价格直逼比亚迪宋 PLUS EV,却比问界 M5 EV 贵 3 万。在这场新能源 “绞肉机” 大战中,特斯拉为何选择 “自降身价”?国产车企又该如何接招?
你以为 Model Y 只是降价?错!特斯拉玩的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隐藏的 “三大杀器”:
① 电池成本大跳水:通过 4680 电池量产,每千瓦时成本降至 80 美元,比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还低 15%;
② AI 智驾 “偷跑”:全系标配的 HW4.0 芯片,算力是小鹏 XNGP 的 3 倍,城市 NOA 测试里程已超 2000 万公里;
③ 车身 “变形记”:一体化压铸技术将后底板零件从 70 个砍到 1 个,维修成本直降 40%。
但尴尬的是,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降价后会不会减配? 特斯拉用行动证明:取消的只是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 “非核心功能”,安全配置反而升级 —— 全系标配 8 个安全气囊,连 Model 3 都没这待遇。
Model Y 降价 3 万,直接捅了国产车企的 “心窝子”。
比亚迪宋 PLUS EV:销量王紧急推出冠军版,CLTC 续航 605km,配 DiLink 4.0 系统,价格下探至 18.98 万;
小米 SU7 青春版:19.99 万标配激光雷达,城市 NOA 实测通过率超 95%,充电 5 分钟续航 150km;
零跑 C11 增程:15.58 万起售,标配高通 8295 芯片 + 后排三联屏,直接把价格卷到 “骨折”。
有网友调侃:“以前买特斯拉是面子,现在买国产车是真划算。” 数据更残酷:2025 年 Q1,Model Y 在华市占率从 18% 跌至 12%,而国产新势力集体瓜分了这 6% 的蛋糕。
降价潮下,三类人最纠结:
刚提车的老车主:“一周亏 3 万,特斯拉比股市还刺激!”
持币观望者:“担心继续降价,又怕错过补贴末班车。”
国产车主:“早买早享受,现在买更划算?”
专家建议:
选 Model Y 的 3 个理由:品牌溢价低、超充网络覆盖广、FSD 后期升级空间大;
避开 Model Y 的 2 个雷区:后排空间不如国产同级车、智能语音交互仍 有进步空间。
马斯克的野心远不止 20 万市场。2026 年,特斯拉将推出 “Model 2”:
成本砍半:采用全新平台,电池占比从 35% 降至 25%;
智能下放:FSD 功能免费开放至基础版,直接碾压同级车;
生态闭环:搭配特斯拉能源网络,实现 “充电 - 储能 - 卖电” 全链条盈利。
但国产车企也在憋大招:华为 ADS 3.0 已实现 “无图城市 NCA”,蔚来 ET5 旅行版标配 150kWh 电池,续航超 800km。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Model Y 的降价,不是特斯拉的妥协,而是新能源行业洗牌的信号。当 20 万级市场变成 “红海”,真正的赢家不是价格最低的那个,而是能让技术普惠、让消费者 “笑着掏钱” 的车企。你会为特斯拉的 “诚意” 买单,还是转身投入国产车的怀抱?评论区聊聊!
来源:拉个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