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分止争】释法督促履行义务,调解修复朋友情谊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1 21:23 3

摘要:原告范某与被告王某原本关系要好,被告王某因家庭用款向原告借款3万元,双方约定了还款时间。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却迟迟未履行还款承诺,经原告多次催讨仍未偿还,原告无奈之下将被告告上法庭。

近日,尚义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在法院调解下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及时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原告范某与被告王某原本关系要好,被告王某因家庭用款向原告借款3万元,双方约定了还款时间。然而,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却迟迟未履行还款承诺,经原告多次催讨仍未偿还,原告无奈之下将被告告上法庭。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洞察双方虽有矛盾,但过往情谊仍存,而且被告有主动还款的意愿,具备调解基础。为妥善化解矛盾,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法官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原告情绪激动,坚称被告应立刻全额偿还借款;被告则表示自己目前经济困难,很难一次性还清,且对利息存在争议,使得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法官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沟通。一方面,向被告释法明理,告知其不履行还款义务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督促其积极履行义务,珍惜双方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耐心劝解原告,希望其体谅被告的难处,给予一定宽限期。经过法官的不懈努力,双方态度逐渐缓和。

最终,在法官的引导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范某一次性偿还原告3万元,原告自愿放弃利息的诉求。2025年3月31日,在法官的见证下,被告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将款项交付给了原告,不仅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更使原被告双方的关系得到了修复,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来源:张家口政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