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诗词(第1417天):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2 05:37 2

摘要:张諲(yīn),在家里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王维作了这三首诗送给张諲。题目称“戏”,说明诗中有些夸大其词的玩笑之语,但是也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放浪形骸、不拘小节而又学富五车,特别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物

#一日一诗词●挑战15000天#第1417天

隐逸与自然的五弟

——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题解】

张諲(yīn),在家里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王维作了这三首诗送给张諲。题目称“戏”,说明诗中有些夸大其词的玩笑之语,但是也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放浪形骸、不拘小节而又学富五车,特别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物形象。

【注释】

(1)偃:仰卧。蹇:屈曲的样子。偃蹇:犹安卧。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六状》:“岂偃蹇山林,不求闻达之人邪!”元萨都剌《山中怀友》诗之三:“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

(2)徒然:仅仅,仅仅如此。万象:万事万物,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澹尔:恬静安然的样子。太虚:天空,宇宙。缅:遥远。

(3)染翰:指作诗文、绘画等。翰:笔。南朝宋谢惠连《秋怀》诗:“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草圣:即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尤善于草书,世称“草圣”。

(4)子虚:即汉代司马相如所著的《子虚赋》,此处借指司马相如。

(5)岁晏(yàn):指人的暮年。晏:迟,晚。唐王维《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洲。”

(6)毚兔(chántù):狡兔,大兔。

(7)鼎食: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唐王勃《滕王阁序》:“钟鸣鼎食之家。”

【赏析】

此诗以淡墨勾勒隐者生活,于闲适处见深意。诗中张五弟的日常,看似慵懒随意,却暗含超脱世俗的哲思。

首句“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以谢安东山典故暗喻张五弟的高洁志趣。他不拘礼法,“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晨昏颠倒,却自得逍遥。发未梳、书不卷的散漫,恰是“去雕饰”的真性流露,与世俗的规训形成鲜明对照。

自然意象的铺陈,更显隐者与天地的交融。“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写景如画,苔净草软,皆是心境的投射。“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尤为精妙:鸟鸣悠然,猛兽温驯,万物在此和谐共生。王维以“虎心善”颠覆常理,暗喻隐者仁德感化万物,物我界限悄然消弭。

诗末的哲思升华,点破全篇旨趣。“一知与物平”道出道家齐物之境,人若与自然平等相待,便无需刻意遣散浮念。张五弟的“忽自得”,正是挣脱尘网后的通透。而王维自叹“为人浅”,既是对友人的倾慕,亦是对自身未能全然超脱的谦逊反思。

此诗语言简净,却意蕴绵长。王维以戏赠为名,实则在散淡笔墨中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寻。诗中无一句说理,而理趣自现,恰如清川映照太虚,澹远中见本真。

【集评】

[明]顾璘曰:“(‘窗外’二句)警语不在深。”

《唐诗归》卷八:“钟云:题中‘戏赠’二字意颜难看,似嘲其隐志不能自坚。”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曰:“‘阶前’句甚奇而仍平,此摩诘能用柔笔处。”

来源:西域文学

相关推荐